华为携手优必选,深度布局机器人领域,意在打造“鸿蒙机器人生态”。自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1年创造“robot”一词以来,机器人行业历经百年发展,终于在2025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的亮相,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高潮。
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在深圳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华为全面进军机器人行业的决心。与腾讯云和越疆科技的合作不同,华为此番不仅限于云服务层面,而是计划在产品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多个维度与优必选展开深度合作。这一举动,无疑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顾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早在2022年,华为已与达闼机器人达成合作,尽管后者近期传出经营困境。而2024年底,华为又与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共同探索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此番与优必选的携手,无疑是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一步。
华为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将借助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创新,结合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上的全栈式优势,共同提升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应用效率,加速其商业化进程。这一合作模式,与华为在汽车行业推出的鸿蒙智行策略颇为相似,即通过技术赋能和品牌影响力,助力合作伙伴加速发展。
近年来,跨行业进军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屡见不鲜,包括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车企,以及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然而,华为与优必选的合作显得尤为特别。华为不仅提供数据中心算力、云服务、大模型技术等支持,还深入研发和生产供应层面,对优必选进行了全方位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为已注册“MATEROBOT”商标,但对于是否会自主生产机器人,华为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答复。有分析认为,华为可能延续其在汽车行业的战略,通过合作赋能机器人企业,而非直接参与生产。这一策略,既降低了风险,又能充分利用华为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的优势。
随着国内对机器人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宇树科技、优必选、特斯拉等企业相继公布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然而,量产只是第一步,如何打入工业和家庭服务市场,成为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华为的入场,为优必选等合作伙伴带来了技术、市场和品牌等多方面的支持。华为自研的辅助驾驶方案,可提升机器人的空间感知和决策能力;而华为的智能生态,则能让机器人更加便捷地融入智能家居系统。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也将为机器人企业开拓C端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机器人行业的广阔前景和潜在风险,华为选择了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建立领先地位,也将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