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西方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Stellantis高管直言未来堪忧

时间:2025-05-15 10:58:0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全球汽车业巨头Stellantis的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首席运营官毕高诚,在伦敦举行的FT汽车未来峰会上发表了引人深思的言论。他表达了对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份额急剧下滑的深切担忧,并直言这一趋势令他“震惊”。

毕高诚指出,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崛起,它们正逐步蚕食大众、丰田等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最后防线”。他担忧,若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西方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或将岌岌可危。

作为Stellantis集团内部的重量级人物,毕高诚不仅拥有丰富的中国汽车市场经验,还是集团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热门候选人之一。他早在2007年就来到中国,曾担任神龙汽车武汉工厂的负责人,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全面主导了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的运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神龙汽车的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谈及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毕高诚坦言自己“乐观不起来”。他指出,中国本土品牌在各个细分车型领域的攻势愈发猛烈,特别是在电动车和大型车领域,已经从外国车企手中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尽管丰田、大众等品牌在中型燃油车市场仍占据一定优势,但毕高诚认为这一优势“难以持久”。

据数据显示,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降至32%,远低于2020年时的水平。比亚迪等中国本土品牌更是异军突起,成为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大众等德国制造商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力求挽回消费者的心。

然而,毕高诚也提到了中国市场的另一面。他指出,尽管竞争激烈,但中国车企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发展。例如,Stellantis就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零跑汽车展开了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电车技术出海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车企的国际影响力,也为Stellantis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欧双方近期就电动车关税问题展开了重新谈判,并达成了初步共识。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原定的关税方案。这一变化无疑将对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愈发亮眼。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78%,市场份额也大幅提升。其中,插混车型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销量同比激增了数倍。

毕高诚的言论无疑为外国车企敲响了警钟。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本土品牌的崛起,外国车企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战略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