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驾驶者或许都有这样的紧急时刻:油表警示灯突然亮起,迫使他们在慌乱中寻找最近的加油站。然而,这种习惯不仅可能对车辆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车辆抛锚,威胁行车安全。
那么,汽车的油量究竟降到何种程度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加油呢?大多数车型的燃油警示灯会在油量剩余大约10%到15%时亮起。虽然此时车辆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但这已进入“危险预警”阶段。若持续拖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汽车的油泵通常浸泡在汽油中,依赖汽油进行散热。油量过少会导致冷却不足,长期如此会加速油泵的老化,甚至可能导致油泵损坏。其次,油箱底部可能沉积一些杂质,当油量过低时,这些杂质更容易被吸入油路,造成喷嘴堵塞,损害发动机。油位传感器也可能因长时间在低油量状态下工作而失灵,导致油表显示不准确。
那么,油量降至何种水平时我们应该加油呢?由于多数汽车的油量表并非线性显示,因此“最后一格油能跑多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般来说,当油表剩余四分之一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加油了。
对于大多数家用轿车而言,油箱容量通常在45到60升之间,四分之一的油量大约相当于10到15升,通常还能行驶100到150公里。这段续航里程既能为我们预留足够的时间寻找合适的加油站,又能避免油泵因油量过低而过热。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撑一会”。比如,当我们知道前方几公里就有熟悉的加油站,或者车辆状况较新、油泵状态良好,再或者我们对油耗预估非常准确时。然而,这些情况并不能成为常态。
在不同的驾驶场景下,我们加油的时机也应有所不同。在城市日常通勤中,由于加油站密集,加油方便,因此当油表剩余四分之一时即可加油。而在高速或长途出行时,由于距离下一个加油站可能较远,因此建议在油量剩余一半时就考虑加油。在夏天高温天气下,为了防止油泵升温过快加剧老化,建议在油表剩余四分之一以上时就加油。
甘肃公安交警提醒广大驾驶者,在日常做好车辆检查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油量并及时加油,以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确保出行平安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