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I智能体热战:大厂争锋,谁能夺得新一代AI入口权?

时间:2025-05-16 19:29:2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AI智能体平台Manus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火爆之后,终于向公众开放了注册。该平台自今年3月问世以来,迅速成为AI智能体行业的焦点,被业界比作该领域的“DeepSeek时刻”。此前,Manus背后的初创公司Monica已获得了腾讯、真格基金及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据最新报道,Monica又完成了75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接近5亿美元。

与AI对话产品相比,Manus凭借文字指令能够完成更复杂的工作与生活任务,例如制作视频演示材料、设计并交付网页和APP,甚至定制旅行手册等。Manus的爆火,也促使互联网大厂加快了在AI Agent领域的布局。字节跳动、百度等公司相继推出了心响APP和扣子空间等智能体产品。同时,投资机构对AI应用的热情也从大模型转向了智能体等其他领域。

在AI Agent赛道中,大厂们正在激烈争夺话语权。百度的心响、字节的扣子以及刚开放注册的Manus,都是面向普通用户的通用型Agent。这些产品主打“All in”,旨在解决用户的各种任务需求。还有面向B端行业的垂直Agent应用,如电商行业的智能客服、银行业的智能理财教练等。百度还推出了文心智能体平台,蚂蚁集团则推出了“百宝箱”,让编程小白也能轻松搭建智能体并发布在支付宝小程序上。

然而,尽管智能体赛道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未出现能够完整解决用户痛点的通用型Agent。在实际使用中,扣子空间和心响等产品在内容层面的任务完成得相对出色,如定制旅行攻略、穿搭建议以及梳理资料制作PPT等。然而,一旦涉及到跨应用操作或研究深度更高的任务,这些产品的完成度就大打折扣。有用户表示,更希望Agent能帮忙点外卖、订票等日常任务,但目前这些功能还无法实现。

用户期待Agent功能图片

作为工作和生活助手,Agent需要能够调动不同的APP和应用。然而,由于内部数据和模型的差异,不同应用之间往往处于“孤岛”状态,难以互联互通。Anthropic推出的MCP协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但目前接入MCP的公司仍然较少。有从业者表示,接入MCP意味着把流量入口交出去,这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许多从业者对通用型Agent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通用Agent的使用体验不佳,背后涉及许多技术细节。智能体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浏览和理解网页,模型的视觉能力要跟上;同时,跨应用操作对技术要求很高,目前这方面的成熟度还有很大欠缺。因此,尽管行业关注度暴涨,但通用Agent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比之下,B端Agent的发展更为成熟。B端场景相对聚焦垂直,可以结合客户需求做深度定制,更容易产生结果。同时,B端Agent能帮企业从事一些重复性的劳动,相比通用Agent对技术要求更低,也更稳定。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垂直领域AI Agent有望成为比SaaS大10倍的新兴市场。

目前,智能体的开发门槛并不高,通过零代码、低代码开发框架和丰富的插件,普通用户也能迅速上手做自己的智能体。腾讯、百度、阿里等头部公司除了推出通用Agent外,还在推广自家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然而,对于想创业的开发者而言,在这些平台上做Agent意义不大,容易变成附庸平台的“副产品”。因此,如何突破平台限制,实现智能体的独立发展和商业化,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更多热门内容
腾讯云王麒揭秘:三大AI模式如何驱动大模型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新榜讯 5 月 16 日,2025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盛大开幕。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于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深度阐述了腾讯云于大模型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落地实践情况。王麒称,就腾讯云大…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