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玉禾田(300815.SZ)2024年度业绩交流盛会上,公司高层包括董事长周平、总经理鲍江勇等在内的12位领导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公司的经营策略、财务表现以及未来发展蓝图,并对股东关切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回顾2024年,玉禾田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成绩单。据统计,公司全年营业收入成功跨越72亿元大关,具体数字为72.03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实现了16.93%的显著增长。同时,公司的净利润也达到了5.75亿元,同比增长10.40%,盈利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
面对未来,玉禾田提出了“科技赋能”、“智慧运营”和“价值再造”的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智能装备产业化、服务模式平台化以及数据资产资本化这三大价值引擎,推动公司的持续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玉禾田正在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为一家综合性城市服务运营商,玉禾田的业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据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目前在职员工总数为95014人,其中生产人员占比高达92724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玉禾田引入了包括1吨智能清扫机器人、3吨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和巡查无人机在内的多种环卫智能装备,实现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同步清扫以及市容市貌的巡查联动作业。
玉禾田还自主研发了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通过数据化管理所有环卫车辆,实现了实时状态监控和自动排班,从而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和运营。公司表示,目前运营的项目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高达50%,因此公司正在稳步推进智能化替代,计划通过智能装备替换人力,以节约运营成本。目前,公司在深圳试运营的自研装备替代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降本效果。
然而,对于“环卫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可能带来的裁员问题,玉禾田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公司表示,将采取渐进式的推进策略,在标准化作业场景逐步引入智能装备,同时保留需要人工判断的复杂作业环节,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实现平稳过渡。公司还将通过岗位转型、技能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现有员工,以确保技术革新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和就业保障。
在保持业绩增长方面,玉禾田表示将重点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如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智慧市政(照明/管网运维)、再生能源等新兴市场,以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加大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装备+数据+服务”的一体化竞争力,以强化行业技术壁垒。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玉禾田表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金额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公司设有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小组,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通报收款情况,每周向集团总部汇报进度。同时,公司还启动了预警机制,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据透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回款金额已达17.74亿元,同比增长21.26%,回款能力显著提升。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减持问题,玉禾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7.92%,目前没有减持计划。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可控,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也不存在负担业绩补偿义务或被冻结、被拍卖或设定信托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