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近日公布了其自上市以来的首份财务报告,详细揭示了这家新兴科技企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表现。
CoreWeave在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9.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实现了惊人的420%增长,彼时其营收仅为1.89亿美元。这一显著的营收跃升,无疑为CoreWeave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中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然而,伴随着营收的高速增长,CoreWeave在该季度的费用支出也水涨船高,达到了1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87%,去年同期的费用为1.72亿美元。这表明,在追求业务扩张的同时,CoreWeave也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
在运营利润方面,CoreWeave在2025年第一季度遭遇了2747万美元的亏损,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则实现了1685万美元的净利润。运营利润率也由去年同期的9%下滑至-3%。不过,经调整后的运营利润为1.6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0%,显示出公司在优化运营方面的努力。
净利润方面,CoreWeave在该季度净亏损3.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29亿美元。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5亿美元,同比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去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为2356万美元。
尽管如此,CoreWeave在Adjusted EBITDA(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方面的表现仍然亮眼,该季度达到了6.06亿美元,同比增长480%,Adjusted EBITDA margin也提升至62%,高于去年同期的55%。
CoreWeave于2025年3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发行价为40美元,共发行3750万股,募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其中,公司现有股东出售了91万股,套现约3640万美元。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初创公司之一,CoreWeave与英伟达、OpenAI、微软等科技巨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上市前夕,CoreWeave宣布与OpenAI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119亿美元的协议,将为OpenAI提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最初名为Atlantic Crypto,主要提供用于挖掘以太坊加密货币的基础设施。然而,随着数字货币价格的下跌,该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购买了更多图形处理单元(GPU),并将公司名称更改为CoreWeave,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凭借着与英伟达的特殊关系,CoreWeave通过销售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实现了快速发展。该公司为AI工作负载提供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芯片的访问权限,与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云提供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CoreWeave的客户群体涵盖了对冲基金Jane Street以及科技巨头meta、IBM和微软等。该公司致力于为计算密集型用例(如机器学习和AI、VFX和渲染、生命科学、metaverse和实时流媒体)构建云解决方案。
截至最近收盘,CoreWeave的股价为80.3美元,较前一日大涨22%。以收盘价计算,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06亿美元。而在过去一周内,CoreWeave的股价持续飙升,公司市值更是一举突破了300亿美元大关。
英伟达作为CoreWeave的重要股东之一,也从中受益匪浅。截至2025年3月底,英伟达持有价值近9亿美元的CoreWeave股份。随着CoreWeave股价的持续上涨,这些股份的价值如今已经接近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