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7日,江西南昌迎来了一场科技盛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庆祝活动盛大开幕。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是由中国通信学会揭晓的2024年度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各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和多位院士专家的积极推荐,中国通信学会共收到了64项科技进展申报。经过严格的专家遴选和公示程序,最终产生了十大科技进展和六项提名进展,每一项都代表了信息通信领域的最前沿探索。
其中,面向6G智能通信融合外场试验网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该成果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团队完成,提出了基于语义信息理论的智能通信融合技术体系,并建成了国际首个面向6G的智能通信融合外场试验网。这一成果不仅完成了多个典型场景的外场试验,验证了智能通信融合技术体系的性能优势,更为6G国际标准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殷敬伟团队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建立了极地冰下高精度声传播模型,并构建了国际首次跨冰层分布式信息传输系统。这一成果为我国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智慧天网卫星实现南极自主宽带通信的成果,则标志着我国在极地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经由我国第一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智慧天网一号01星,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了与境内的12000km大跨距、百M量级宽带直接通信,双向延迟仅为0.3秒。这一成果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极地科考依赖国外卫星进行通信的现状。
超万卡新型智算原创技术攻关与规模应用、低损耗空芯光纤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电磁频谱感知捷变传输关键技术与应用等成果,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成果不仅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更为我国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国产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软硬协同技术及应用成果,更是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参数规模模型训练领域的经验空白。这一成果由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学成团队完成,发布了全国首个国产化训练的万亿参数大模型和对外开源全尺寸国产化大模型系列,对于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