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期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紧随吉利之后,掀起了新一轮的整合与变革浪潮。据相关媒体报道,比亚迪为了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已经撤销了针对其多个品牌的独立研究院,这些品牌包括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以及腾势、方程豹、仰望等。
在这次调整中,腾势和方程豹的品牌公关部门也从品牌销售事业部调整至集团层面,成为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的二级部门,由集团进行统一管理。这一变动不仅涵盖了比亚迪主品牌,还涉及到了其高端品牌,有助于比亚迪从品牌差异化角度出发,推动高端品牌在研发领域的创新协同,激发规模效应。
尽管比亚迪在高端车市场推出了包括云辇、易四方、天神之眼系统等在内的多项高阶技术,并率先搭载在高端产品上,但由于供应链成本下降和高端技术向主流市场下放的影响,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并不明显。例如,仰望品牌的月销量仅在百辆左右,而腾势品牌虽然4月销量达到了1.5万台,但主力仍是腾势D9,腾势N9的销量还在逐步上升中。方程豹品牌方面,虽然4月发布的钛3推动了品牌销量破万,但钛3的价格定位已经接近比亚迪品牌的主流消费市场。
此次调整中,腾势和方程豹品牌的公关部门回归集团,显然是为了从研发、营销等多角度全面发力,提升高端品牌的销量和利润贡献,以增强集团的综合竞争力。作为中国车市的销量冠军和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增长的主要推动者,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仍然无人能及,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比亚迪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规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在国内市场,包括吉利、奇瑞等多家车企的新能源板块正在崛起。根据乘联会数据,虽然比亚迪4月的销量仍然位居第一,但增速有所放缓,而吉利、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小鹏等多家车企的同比增速均超过了比亚迪。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多家车企也在今年内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和内部整合,包括长安、东风、上汽、吉利、广汽、蔚来等。
其中,吉利的整合备受外界关注。吉利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了本轮整合后的目标,包括实现3%的生产降本、提升10%-20%的研发效率和管理增效目标。随着吉利整合的逐渐推进,其综合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广汽集团也对广汽研究院进行了整合,拆分为整车、平台、造型三院,并入广汽集团产品本部,由集团统一负责产品定义、财务、采购和品牌营销等工作。
随着行业进入“大整合”时代,比亚迪也需要同步提升自我竞争能力。尤其是在加速出海、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比亚迪更需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进一步提升规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销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业绩的全球化领先。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价格、成本的多重压力下,总营收达到1703.6亿元,首次超过特斯拉。净利润达到91.55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这一成绩与比亚迪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在研发投入方面,比亚迪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长至142.2亿元,再次高于净利润,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投入和创新的重视。随着内部整合的加速推进,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有望在集团的高效指挥下实现差异化突破,而比亚迪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也将迎来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