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近期发布的2024财年业绩报告,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这家日系汽车制造商的警钟。报告显示,日产汽车不仅销量下滑,更是由盈转亏,净亏损高达6708.98亿日元,与上一财年净利润4266.49亿日元相比,堪称断崖式下跌。
面对这份令人失望的财报,日产汽车迅速行动,推出了名为Re:Nissan的“复苏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降本、裁员、关厂等举措,力求在2026财年实现营运利润和现金流转正。日产计划在2024财年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削减5000亿日元的固定和变动成本,同时计划在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并将现有工厂数量从17个削减至10个。
然而,这一系列紧缩措施的背后,是日产汽车对2025财年依然悲观的预期。在财报中,日产对2025财年的净营收给出了指引,但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仍然空缺。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坦言,实施复苏计划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悲伤而痛苦的决定”。
销量下滑,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不佳表现,是日产汽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2024财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累计售出新车69.7万辆,同比下降12.2%,产能利用率不到50%。面对新能源车型的激烈竞争,日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不断挤压。
为了自救,日产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计划在2027财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汽车。其中,东风日产N7的上市,为日产带来了一丝曙光。这款起价11.99万的新能源轿车,以其智能舒适配置和超大杯的性价比,赢得了市场的关注。上市18天大定过万,显示出消费者对这款车型的认可。
然而,N7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整体困境。面对比亚迪、新势力品牌以及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冲击,日产需要更多的爆款车型来支撑其新能源战略。同时,关于N7与东风奕派007的“换壳”质疑,也让日产在舆论场上陷入了被动。
尽管如此,N7的火爆销售仍然为日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销量正反馈。这款车型的成功,不仅为日产在新能源市场树立了一定的信心,也为其后续的新能源车型推广奠定了基础。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复苏,日产还需要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在日系三巨头中,日产的困境尤为突出。丰田和本田虽然也面临挑战,但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势能和市场份额,依然保持着盈利。而日产要想扭转危局,不仅需要依靠一款或几款爆款车型,更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战略和运营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