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国产AI眼镜大战在即,能否突破Meta重围成行业焦点?

时间:2025-05-20 10:44:5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科技巨头们的竞相布局下,智能眼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近期在一次访谈中预言,虽然虚拟现实(VR)技术被视为未来的电视,但智能眼镜将有望成为未来的手机。

自2024年以来,meta凭借Ray-Ban meta的成功,迅速跃升为扩展现实(XR)行业的焦点企业,同时也激发了AI眼镜市场的井喷式增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到了60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16%。这一显著增长,与VR市场的下滑及AR市场的平稳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AI眼镜成为创业公司和科技巨头眼中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在这股热潮中,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在加速推进AI/AR眼镜的研发。而在中国,自去年起便已掀起了“百镜大战”,各大品牌纷纷布局AI眼镜市场。一位AI硬件投资人表示,眼镜作为AI的最佳载体,AI+AR将是未来的趋势,但就目前而言,AI眼镜将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关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I眼镜市场如火如荼,但meta的贡献占据了绝大部分增量。中国市场虽然热闹非凡,但受限于产能等问题,许多已发布的产品仍处于概念阶段,尚未真正上市。随着618购物节的临近,国产AI眼镜将迎来首次大考,密集上市期即将到来。

扎克伯格认为,VR和AR将长期共存,但使用场景的不同决定了眼镜才是未来的主角。从市场数据来看,AI/AR眼镜正逐渐占据C位。VR市场由于体验内容受限和售价较高,销量出现下滑。而AR眼镜行业则正在从概念验证迈向日常应用,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增长。尽管AR眼镜的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但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将实现30%的增长。

在国内市场,AR的发展早已超越了VR。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AR眼镜在线上市场的销量便超过了VR。研究机构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AR眼镜将迎来销量高峰,众多品牌将集中入局,推动市场向更广阔的消费级应用领域迈进。伴随关键技术突破、AI大模型加速推进及供应链成本下降,AR眼镜产业正迎来爆发前的关键时期。

不过,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AR眼镜距离大众消费品还有一定距离。而AI眼镜则成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选择。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具备AI功能的眼镜在整个市场的渗透率或将高达60%。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同比增长达216%,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550万台。

国产品牌中,雷鸟、闪极等品牌已经正式推出了AI眼镜,而Rokid、百度、联想等品牌则即将上市。据透露,Rokid带显示的AI眼镜全球已交定金订单已超过25万台。雷鸟即将发售最新旗舰产品X3 Pro,小米、华为也将发布AI眼镜新品,阿里则计划在年底前开售AI眼镜。这些品牌的集体入场,标志着国产AI眼镜市场的加速崛起。

然而,尽管市场热闹非凡,但国产AI眼镜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能够与meta抗衡的品牌。其次,供应链虽然成熟,但消费者是否买单仍是个未知数。AI眼镜需要在AI算法和眼镜设计上都做到出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产能也是国产AI眼镜竞争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巨头下场和需求集中爆发后,能否跟上产能、优先拿到芯片交付都是未知数。

即将到来的618购物节,将是国产AI眼镜证明自己的一次重要机会。如果借助大促仍未能交出满意的答卷,那么国内AI眼镜市场无疑将受到打击。考虑到国内外市场的差异,中国AI眼镜市场的竞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中间充满变数。但供应链上的优势注定中国品牌将是这场竞争的重要参与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