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看股份对外公布了其2024年度财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详细披露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新兴业务的发展情况。
据财报显示,海看股份在2024年全年实现了9.79亿元的营业收入,尽管同比微跌1.37%,但归母净利润仍达到4亿元,仅下滑2.38%,净利率保持在40%以上的高位。进入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便实现营收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更是突破50%,盈利能力依然强劲。
海看股份的核心业务IPTV(互联网电视)持续稳定贡献超过95%的营收。其中,IPTV基础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7.95亿元,微增0.02%;而IPTV增值业务收入为1.39亿元,同比下滑14.61%。这一变化可能与广电总局对电视“套娃”收费的整治行动有关。
尽管传统业务表现稳健,海看股份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财报中提到,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微短剧业务,不过目前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仍然较小。2024年,专门负责微短剧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八爪互娱净利润仅为1758.88元,显示该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
在渠道建设方面,海看股份在移动端推出了“章鱼小剧场”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抖音端原生账号以及“海看剧场”APP,但由于内容数量有限且缺乏市场推广,移动端的表现并不突出。相比之下,公司在大屏端的表现更为亮眼,依托IPTV资源开通了短剧专区,并与多个省份的IPTV/OTT平台进行合作,实现了大屏与小屏的多端联动。
在内容创作上,海看股份充分发挥广电系企业的优势,重点布局“微短剧+”模式,推出了多部普法微短剧,并在微短剧+品牌、微短剧+非遗等方向进行探索。然而,从财报数据看,公司自主拍摄的竖屏微短剧和投资的精品微短剧数量有限,更多的是引入二轮版权剧。
作为广电系企业,海看股份在微短剧业务布局上拥有独特的优势。公司不仅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还在山东IPTV基础业务上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为其在大屏端推广微短剧提供了强大的流量支持。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微短剧市场竞争,海看股份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作为后来者,公司在移动端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传统广电系在编剧、运营等互联网能力上存在短板,需要在人才储备和运营策略上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