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凯希蜀宇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安居经开区,上周末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国际客人。这些来自秘鲁、菲律宾、尼泊尔等国的客商,不仅亲眼见证了电动三轮车的生产过程,还积极参与了经贸洽谈活动。令人惊讶的是,这家仅投产一年多的企业,其产品已远销1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的出口产值更是突破了5000万元大关。
走进凯希蜀宇的厂房,各式各样的电动三轮车排列得井井有条。在参观过程中,外国客商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不时提出技术问题,并亲自试驾了几款车型。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秘鲁客商Sebastián对这次访问尤为满意。他表示,这是他首次看到如此大规模且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在其他地方,他通常只能看到组装和手工切割等工序,而在这里,一切都是自动化生产。Sebastián认为,三轮车在秘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他计划回国后整理需求清单,并期待与中国厂商达成合作协议。
事实上,这并不是凯希蜀宇首次接待外国客商。自2024年正式投产以来,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高频次参与国际展会,企业系统性地推进了海外市场布局,并逐步构建了完善的“认证-研发生产-服务”体系。目前,其产品已成功进入17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那么,“安居造”电动车为何能在国外市场如此受欢迎呢?企业负责人邓宇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产品的经济性和舒适性,以及公司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差异化市场策略。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企业推出了“观光+短途物流”双场景车型;在非洲市场,则推出了农用加强版,将后舱扩容30%;而在欧美市场,则推出了外观更加硬朗的车型。这些精准的市场定位,有效地解决了客户的痛点。
邓宇还透露,自投产以来,企业引入了激光下料、全自动弯管以及全自动焊接机等先进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目前,企业主要生产环卫车、小型载货电动三轮车、中型载货电动三轮车等40余种新能源电动车。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辆车下线,日均下线整车超过200辆。今年计划下线整车超过5万辆,预计产值将超过2亿元。
邓宇还表示,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二期项目建设。一旦项目完工,将引进更多现代化设备以扩大产能。据了解,安居区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电动正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已吸引了5家整车企业落户。目前年产能已达70万辆,二期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65万辆。其中,已有4家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实现了外销出口,还有1家正准备进军外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