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悄然酝酿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焦点并非仅仅局限于车辆的购买与使用成本,而是车主们开始探索如何通过他们的电动汽车赚取额外收益。在上海某老旧小区,一场前所未有的尝试已经上演:五辆新能源车化身“临时电站”,通过特制充电桩为小区提供了应急电力,保障了36户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广东省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反向供电电价政策,更是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向电网送电时,将采用峰平谷分时段计价方式,基础电价为0.453元/千瓦时,并根据峰平谷时段的不同乘以相应的比例系数。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反向供电正式步入规范化、商业化轨道。
除广东外,杭州、安徽等地也在积极测试V2G项目,部分项目甚至允许车主通过放电兑换礼品或直接获得电费收益。V2G技术的核心在于,它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一个可移动的储能单元,车主们可以在电价低谷时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放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
对于车主而言,V2G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价值。想象一下,车主们晚上回家充电,白天到单位后通过V2G充电桩将电卖给电网,这种“充电赚钱两不误”的生活方式,无疑让新能源车主们倍感兴奋。特别是那些享受终身免费充换电权益的车主,更是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躺着赚钱”。
然而,面对这一新兴模式,车主们也不乏担忧。频繁的反向供电是否会影响电池寿命?对此,专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普遍在6年以上,而反向供电主要进行的是浅充浅放,对电池损耗极小。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电池寿命和快充快放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车主们的担忧或将成为过去式。
随着国家能源局要求试点城市在2025年底前提交总结,为全国推广铺路,V2G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全面商业化。届时,新能源汽车储能潜力将达到惊人水平,反向供电或将成为新能源车主们的又一赚钱副业。对于计划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而言,选择大容量、长寿命的电池将更具优势,不仅能在V2G项目中赚取更多收益,还能降低对电池寿命和车辆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