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之巅,隐藏着一座承载着中国近代天文学百年历程的殿堂——上海天文博物馆。这座由古老观象台改造而成的科普圣地,不仅守护着我国首台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等珍贵文物,更以崭新的面貌,搭建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遥不可及的宇宙奥秘变得触手可及。
在这里,科学与教育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上海天文博物馆与佘外实验学校携手推出的“探索天空”项目式课程,成为了天文科普教育的典范。课程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专业教师,如屈东昊等亲自授课,采用室内讲解与户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天文的魅力。
学生们从动手制作简易赤道式日晷开始,通过这一过程直观理解了古人“观天测时”的智慧。随后,他们还在户外操作光学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亲身感受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先进。课程内容涵盖了天文学基础、天文仪器、太阳系及恒星探索等多个模块,穿插着伽利略改良望远镜、现代射电天文发展等科学史故事,通过互动实验和户外观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上海天文博物馆还举办了《穹界·星问》星空摄影展,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38幅摄影作品从上海都市的星光点点,延伸至青藏高原的璀璨银河,其中特别呈现了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两大射电望远镜基地的星空影像。这些承载着深空探测使命的“大国重器”选址地,正是摄影师镜头下星空最纯净的观测点。展览通过艺术化的视觉表达,传递了科研工作者在极端环境中坚守的求真精神。
对于渴望感受科学与艺术碰撞的访客来说,上海天文博物馆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百年观象台的穹顶之下,近距离观赏曾观测过哈雷彗星的青铜望远镜;你可以在《穹界·星问》摄影展的星辰影像前驻足,透过镜头凝视西藏无人区的壮丽银河;若逢晴夜,你还有机会参与博物馆的星空观测活动,用专业设备捕捉月球环形山的细腻之美。
无论是亲子家庭、学生团体,还是热爱宇宙浪漫的都市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与星空对话的独特方式。每一次日晷的投影校准、每一幅星云影像的解析,都在默默传递着科学的温度。上海天文博物馆以其百年镜筒见证着:科学教育不仅能够解码亿万光年外的星光,更能照亮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