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近日揭晓了其2024/25财年,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全年及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数据亮眼。
在过去的一年里,联想集团总收入跃升至4985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21.5%,净利润更是实现了36%的飞跃,达到10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PC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板块表现强劲,其收入占比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达到了47%的新高度。
根据数据机构IDC的预测,2025年全球PC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其中AI PC将成为推动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到2027年,AI PC预计将占据全球PC出货量的70%市场份额。随着硬件的不断升级,应用生态将更加成熟,用户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智能手机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受益于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换机周期已经开始,市场正在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联想的基础设施业务集团(ISG)在服务器和存储业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实现营收1048亿元,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高达63%,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其中,AI服务器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海神液冷解决方案的收入同比增长了68%。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则以数字化IT服务为核心,全年营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运营利润率超过21%。在第四财季,其营收同比增长近20%。其中,联想混合云服务的全年订单量同比增长了82%,GPU即服务的增长更是高达13倍。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这是联想历史上业绩最佳的财年之一。公司在全球各大区域的营收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家真正全球化公司的韧性和活力。杨元庆强调,即使面对未来的挑战,联想也将坚守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目标。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联想已经构建起了一个从产品设计到销售服务的端到端全球运营体系。公司在全球11个市场设立了超过30个自有或合作的制造基地,形成了“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供应链能力。杨元庆认为,全球化并未终结,只是需要新的模式进行调整。联想的端到端业务模式使其能够根据关税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快速调整,特别是在当前的关税战和贸易战环境下,这一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
在制造领域,联想已经建立了一个“中国+N”的全球化制造布局,充分利用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高效率和产业聚集优势。同时,联想还在海外设立了30多家工厂,以更好地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并实现定制化生产和快速交付。这些海外工厂也有助于联想有效规避高关税壁垒,在那些增加关税的地区,联想可以依靠已经建立的基础,更快地进行产能和供应链的布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