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鹏Q1财报亮点:盈利路径清晰,“长坡厚雪”战略引领未来增长

时间:2025-05-24 11:36:5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五月底,汽车行业的焦点再度汇聚于各大车企的一季度财报发布。小鹏汽车,作为新势力中的先行者,其财报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一季度交付量高达9.4万辆,营收达到158.1亿元,净亏损大幅缩减至6.6亿元,同时总体毛利率攀升至15.6%。尤其在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小鹏仅凭3月末推出的G6、G9两款改款车型,便取得了如此斐然的成绩。

深入分析小鹏的销量数据,更能感受到其背后的坚实底蕴。从月度销量来看,小鹏已连续六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这不仅证明了其销量的稳定性,也彰显了其规模化生产的能力。车型方面,除了主力车型MONA M03和P7+的持续热销,3月新上市的G6/G9双子星在4月便贡献了7500辆的交付量,为整体销量增添了强劲动力。这充分说明,小鹏不仅成功把握了车型更新节奏,其年度改款升级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价格战盛行、利润让步于销量的畸形竞争环境中,小鹏在销量增长的同时,经营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财报显示,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41.5%,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15.6%。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2%,汽车毛利率达到10.5%,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是小鹏经营质量大幅提升的有力证明。

尽管15.6%的毛利率在汽车行业或许并不算出类拔萃,但考虑到小鹏在研发费用上的高额投入,这一成绩实属不易。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小鹏深知高昂的研发费用是拖累盈利转正的关键因素。然而,小鹏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占比高达15.8%,在行业中名列前茅。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小鹏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也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研发费用的持续优化下,小鹏的汽车毛利率已经连续七个季度持续抬升,这充分验证了技术降本增效的成效和稳定性。供应链协同效应的释放也为小鹏带来了规模红利。一季度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现金储备高达452.8亿元,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二季度全新车型G7的推出以及满血版MONA M03 Max的上市,小鹏的产品矩阵将进一步丰富,市场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

在财报会上,小鹏董事长何小鹏清晰列出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核心增长曲线AI汽车、第二增长曲线全球市场以及第三增长曲线人形机器人。在全球化方面,小鹏一季度在海外新增40余家门店,开拓了包括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多个关键市场。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70%,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出口排名中继续位居榜首。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小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小鹏在总结一季度成绩时表示,小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核心在于公司在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小鹏也坚持技术上的AI驱动,经营上稳扎稳打。尤为重要的是,小鹏认准了AI技术的长坡价值,以AI全栈自研体系构筑技术护城河,拉开了与行业代际的领先差距。这不仅为小鹏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也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多线并举的布局下,小鹏的单季度盈利临界点已近在咫尺。随着规模化增长的量变逐渐转化为价值创造的质变,小鹏的盈利路径愈发清晰。在强劲的增长势能推动下,小鹏二季度的交付指引达到10.2万至10.8万辆,同比上升237.7%至257.5%。这将进一步推动其固定成本的摊销,加速盈利进程。透过一季度财报,我们不难看到,小鹏正以强大的合力跨越盈利临界点,展现出其在全球智能出行赛道上的强劲潜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