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炒菜机器人进军餐饮,能否成为预制菜的新对手?

时间:2025-05-26 09:41:0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餐饮业的悄然变革中,炒菜机器人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特别是在B端餐饮企业的应用中呈现出加速渗透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兴起,标志着餐饮行业在追求效率与成本控制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以知名餐饮品牌小菜园为例,该品牌早在2023年便开始在部分门店引入炒菜机器人。根据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小菜园计划将上市所募集的部分资金用于采购3000台炒菜机器人,每台单价5万元,总投资预计达到1.5亿元。目前,小菜园拥有600余家门店,这意味着平均每家门店将配置约5台炒菜机器人。

橡鹿科技作为炒菜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合作名单上囊括了农耕记、金鼎轩、米村拌饭等众多知名餐饮品牌,以及全季、亚朵、希尔顿等连锁酒店。这些合作案例不仅展示了炒菜机器人在餐饮业的广泛应用,也反映了其在不同类型餐饮企业中的适用性。

对于资金相对紧张的中小型餐饮企业来说,炒菜机器人的月租模式成为了一种更具吸引力的选择。通过月租方式,餐饮企业可以在不增加大量初期投资的情况下,降低厨师等人工成本。据了解,市面上的炒菜机器人月租金价格在1000元至2500元不等,相较于一线城市厨师月薪约8000元的成本,使用炒菜机器人每月可节省约5500元,一年下来可节省6万元成本。

炒菜机器人的应用不仅限于大型连锁餐饮店,它们还逐渐渗透到堂食、外卖等多元化餐饮场景中。例如,主打湘菜盖饭的企业“霸碗”就完全采用了炒菜机器人替代厨师,实现了高效出餐。在北京某高校食堂的“霸碗”档口,三台炒菜机器人同时工作,仅需3分钟就能完成一份辣椒炒肉盖浇饭的制作。

随着炒菜机器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界布局这一领域。家电企业如苏泊尔、九阳股份,扫地机器人企业如科沃斯,以及众多创业企业都纷纷入局,推动了炒菜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尽管炒菜机器人在B端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C端市场却未能掀起太大波澜。这主要是因为家用炒菜机器人功能相对局限,仅能完成最后的烹饪环节,而前期食材处理仍需人工操作。

炒菜机器人的兴起,不仅反映了餐饮行业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需求,也体现了消费者对餐饮品质与健康的新要求。随着预制菜因品质与健康争议而陷入舆论漩涡,更多餐饮企业开始将“现炒”作为吸引顾客的卖点。炒菜机器人凭借其高效、标准化的烹饪方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然而,炒菜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堂食为主的连锁餐饮中,炒菜机器人只能实现小部分菜肴的制作,对于招牌菜等复杂菜品的复刻仍存在困难。虽然炒菜机器人能够降低人工成本,但每台机器仍需专人监控和管理。因此,餐饮企业在选择炒菜机器人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比和市场需求。

尽管如此,炒菜机器人市场的前景仍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炒菜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餐饮企业中得到应用。同时,餐饮企业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