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iPhone在美国市场遭遇的关税挑战成为热议话题。面对可能加征的关税,苹果面临两大选择:接受关税并提升产品价格,或是将iPhone生产线转移至美国。据外媒报道,苹果曾有意增加在印度组装iPhone的数量,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然而这一计划也遭遇了阻碍。美国方面已明确表示,若iPhone在印度或其他非美国地区生产,将在美国市场上被征收至少25%的关税。
知名苹果产品分析师郭明錤针对此问题发表看法,他认为从盈利角度来看,苹果接受这25%的关税,相较于将iPhone装配线转移至美国更为明智。郭明錤进一步指出,苹果当前的硬件产品生产设施规模巨大且结构复杂,这些设施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并且正在印度逐步扩展。
外媒在报道中提到,苹果的生产网络依赖于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商和供应商,这些公司拥有专为苹果生产需求打造的大型设施,并得到了数十年物流优化的支持。这样的规模和成本效率在当前条件下难以在美国复制。苹果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已经达到了高度的规模和成本效益。
关于iPhone目前在美国实体组装的情况,外媒指出,虽然部分零部件,如康宁的玻璃,原产地为美国,但最终的组装工作几乎全部在海外完成。若苹果决定将iPhone的生产线转移至美国,将需要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及培训方面投入数十亿美元。然而,即便进行了这样的巨额投资,苹果也无法保证能够复制在亚洲现有业务的规模、成本结构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