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钢铁巨头如何用飞书“抠”出300万?精益管理下的数字化革命

时间:2025-05-26 15:56:0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钢铁行业的庞大体系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成本黑洞,大型运输车辆的轮胎消耗便是其中之一。永卓控股,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曾长期面临轮胎费用居高不下的难题,年耗资高达千万元。这一状况,直到飞书顾问的一次深入调研后才得以改善。

调研中,飞书顾问敏锐地捕捉到了轮胎更换的随意性问题,随后迅速在永卓员工的飞书工作台上增设了一个扫码入口。这一简单的改动,却意味着决策方式的根本转变。司机在更换轮胎时,需扫码并填写相关信息,如车牌号、轮胎品牌及更换日期。这一数据化的记录方式,使得轮胎更换的决策不再依赖于司机的个人经验,而是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

通过追溯轮胎的报废原因,永卓控股找到了多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例如,发现某品牌轮胎平均使用寿命仅为3个月,便立即与供应商进行交涉;某辆车月均换胎4次,则提示需优化司机的驾驶习惯;而回收的轮胎经修补后仍能使用,便迅速上线了旧胎复用流程。这些举措实施仅两个月,便为永卓节省了57万元的成本,预计全年可节省300万元。

永卓控股的故事,是钢铁行业降本增效的一个缩影。与汽车等制造业不同,钢铁产品的定价权受全球供需体系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钢铁企业只能将目光聚焦于可控环节,通过精细化管理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飞书,正是他们手中的一把“手术刀”,在采购、生产、物流、质检等多个环节中寻找确定性。

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产量占比超过50%。如此庞大的体量,意味着任何微小的节约都能带来巨大的效益。永卓控股通过数据化管理,从轮胎更换这一细节入手,成功挤出了每年300万元的“隐形水分”。而中天钢铁则利用新系统把控质量管理的每一步,永锋集团更是将数千人的经营动作转化为实时数据流,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以永卓控股旗下永钢集团的精益管理科为例,他们引入了飞书多维表格,搭建了项目管理平台,将上百个降本项目的颗粒度进行了重新定义。在石灰车间,飞书多维表格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展现了钢铁生产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包括燃料的燃烧效率、原料的使用率以及生产工艺的每一个细节。这使得煤粉燃烧率的微小提升和结圈问题的精准预防都成为可能。项目进度表也变得更加直观,每周填报率从60%跃升至95%,每个举措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时间节点和自动提醒。

在中天钢铁集团,质量管理处也迎来了数字化变革。检验员庞江天曾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数据整理,而现在,通过飞书的自动化流程和AI功能,检验异常可以被精准分类并自动推送给相关人员,大大提高了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少约400万元的质量损失,同时提高了全公司对质量管理的关注度。

永锋集团的巩长青,则是利用飞书多维表格搭建了一个集团级的经营管理看板,将集团战略层层分解到各层级的智能系统。这一看板不仅是一个数据展示平台,更是管理者的专属账本,使得数据查询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未来,他还计划建立滚动预测模型,通过AI技术提前预测市场行情和产品价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数字化为钢铁行业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当每一滴铁水都被数据追踪,每一分钱都有迹可循时,传统制造业才真正迈入了精细管理的新时代。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