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悄然降临,气温逐渐攀升,给驾驶人的行车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高温不仅让驾驶人容易感到疲惫,影响驾驶状态,同时也让车辆面临着更多的故障风险。
在炎炎夏日,露天停放的车辆经过暴晒后,车内温度往往能飙升至60℃以上。直接坐进这样的车厢,驾驶人甚至有可能被座椅“烫伤”。暴晒还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交警建议,夏季露天停车后,应先打开车窗或车门通风降温,再开启车内空调,待车厢温度降低后再驾驶。
夏季气温升高,驾驶人容易感到疲劳,这会导致操作失误、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交警提醒,夏季开车务必注意劳逸结合,行车途中如果感到困乏,应及时寻找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勿勉强驾驶。
夏季行车还容易引发路怒症。天气炎热,驾驶人心情容易烦躁,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比如其他车辆挤占车道、强行超车等不文明驾驶行为,就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交警强调,路怒驾车害人害己,驾车出行应遵守交通规则,提升自身情绪管控能力,避免路怒症的发生。
在车辆状况方面,夏季也需要注意多个细节。比如,夏季太阳直射路面,地表温度极高,这会导致轮胎内气体温度增高、气压增大,从而增加爆胎的风险。因此,车主或驾驶人应勤于检查轮胎与胎压,如果发觉胎压过高,应及时到安全地点停车检修。同时,发动机舱的检查也不容忽视,夏季汽车自燃事故频发,应保持机舱的干净整洁,勤于检查冷却系统、油液泄露以及管线隔热等情况。
制动系统的检查也至关重要。夏季高温环境中,制动液容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导致制动失灵。因此,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以上几点,夏季行车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切勿将易燃物品放在车内,以免引发火灾;切勿将孩子或宠物留在车内,以免因高温导致生命危险;选购墨镜时,应选择颜色较浅、适合开车时使用的款式,以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