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哈工大突破航天电器技术,寿命猛增十倍,打造自主可控“神经元”

时间:2025-05-27 11:32:2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导研发的高可靠性、高质量一致性航天电器研究成果,成功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技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在航天电器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这项成果不仅将航天电器产品的典型寿命从2万次大幅提升至20万次,而且在关键性能参数和寿命一致性方面实现了36%的显著提升。该成果的背后,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多年的辛勤努力,他们成功获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认证,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技术指标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航天电器作为航天装备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如同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无处不在且不可或缺。然而,航天电器的工作环境极为苛刻,其机电一体化结构复杂,失效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据统计,以往航天电器失效约占电子元器件失效总量的50%,成为制约电子元器件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与电子可靠性研究所的翟国富教授带领了一支由近200人组成的产学研用项目研究团队,其中包括教师、工程师以及硕博研究生。他们经过多学科协同攻关,首创了质量一致性理论,成功突破了航天电器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长寿命设计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一致性正向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

研究团队还制定了质量一致性设计的航天标准,并研制了全寿命周期质量一致性设计软件。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大幅提升了航天电器的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更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在航天电器领域依赖跟仿国外产品的被动局面,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可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也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一大喜事。它不仅将推动我国航天电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提供更加可靠、更加高质量的电器组件支持。

同时,这一成果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在面对技术难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创新能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理念,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我国航天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