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I眼镜新战场:李未可聚焦商旅,40克成合格陪伴门槛

时间:2025-05-27 12:18:3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AI眼镜市场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布热潮,今年的618购物节或将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首次大考。

在这场竞争中,新兴品牌李未可表现抢眼。四月份,该公司成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战略融资,紧接着在五月,李未可一口气推出了三款新品——两款AI音频眼镜和一款AI拍摄眼镜,主要面向商旅人群,支持超过180种语言。

“AI无疑是未来十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李未可的创始人兼CEO茹忆表示,“所有智能交互硬件都面临重塑,而眼镜则是AI技术的最佳载体。今年,我们的目标是销售10万台,希望AI眼镜能成为用户日常佩戴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竞争对手和meta都在积极研发带有显示功能的光波导AI眼镜,但李未可此次发布的新品中并未包含此类产品。对此,茹忆解释说,合格的AI眼镜需要能够长时间陪伴用户,而目前的带显示产品在重量上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我希望我们的AI眼镜都能控制在40克以下,这是我们的底线。”茹忆强调。

眼镜与AI的结合,被视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超级终端。在AI时代,人们正在寻找能够替代手机的设备,而眼镜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AI硬件领域的热门选择。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既有meta、小米、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有李未可这样的创业新星,他们都在借助AI技术,试图改变眼镜的交互逻辑。

茹忆认为,李未可不是一家传统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AI公司。在他看来,从手机到智能手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今天的AI时代,单个功能、硬件或软件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李未可不仅具备硬件研发能力,更在AI技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

在此次新品发布会上,李未可还推出了基于其自主研发的大模型WAKE-AI打造的智能体ZeroAgent,为AI眼镜提供智能支持。同时,李未可也开放与科大讯飞、阿里云、DeepSeek等公司的合作,共同提升AI眼镜的用户体验。

“我们之所以要自己做大模型,是因为通用大模型在细分场景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茹忆直言,“要做AI眼镜,就必须做好AI,我们首先得成为一家AI公司,深度优化AI技术,才能为用户提供出色的场景体验。”

在AI眼镜市场,产品的重量和续航是用户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许多AI眼镜因重量过大或续航不足而难以普及。李未可此次推出的三款新品,都以轻量化为核心卖点,重量均控制在40克以下,续航时间也达到了用户的期望。

茹忆表示,李未可此前推出的骑行眼镜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还不够AI化,因此暂时放弃了这个方向,转而聚焦商旅场景,希望在这个领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为创业公司,我们不能与大厂拼价格、拼规模,而是要拼专注、拼场景。”茹忆说,“在细分赛道上,创业公司往往能凭借All in的精神打败大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当然,AI眼镜的发布只是第一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李未可还需要在品控、产能、软件算法与硬件融合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时,作为一款眼镜产品,李未可还需要提供更多的镜框选择,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