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亲自出面,幽默回应了近期网络上关于其去世的谣言。在一则亲自录制的视频中,朱江明笑称:“以前我得努力证明零跑还活着,现在零跑活得好好的,我还得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番话不仅体现了他的风趣,也映射出零跑汽车从困境中崛起的发展历程。
零跑汽车曾经历了艰难的岁月,从2019年至2020年,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财务压力巨大。然而,如今零跑已经连续登上新势力销量榜首,成功摆脱了生存危机。2025年一季度财报的发布,更是让零跑彻底摆脱了“能否活下来”的质疑,业绩亮眼,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4%大幅提升至14.9%,首次突破两位数。
零跑汽车业绩的显著提升,离不开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和技术实力。公司坚持中高端车型的放量,不仅提高了单车均价,还加速了海外市场的布局。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建设的海外KD工厂,零跑汽车显著降低了海外市场的进入成本,零跑C10在法国、意大利等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细分市场销量前三的纯电车型。
零跑汽车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全域自研的策略。公司核心部件自供率高达70%,全域自研技术架构(LEAP 3.0)的深化应用,使得零跑在电驱、智驾、座舱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复用率超过80%。这种高自供率和技术复用,让零跑在搭载高端配置时仍能保持较低的成本。财报显示,零跑汽车的电池包成本较2024年下降了18%,智能制造效率的提升也使得单车生产成本缩减了12%。
在渠道建设上,零跑汽车也采取了积极下沉市场的策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零跑汽车的终端门店数量已经突破900家,覆盖了279个城市,包括销售门店756家和服务门店449家。其中,三线以下城市的覆盖率同比提升40%,这种“直营+代理”的混合模式,配合“一城一策”的区域营销策略,成功激活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零跑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寒冬期的战略定力。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零跑汽车坚持将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营收的11%以上,提前锁定了技术优势。这种反周期布局的思维,让零跑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零跑汽车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本地化适配能力,特别是在欧盟碳关税新政下平衡海外市场的成本与合规压力,是零跑汽车需要破解的课题之一。同时,在800V超充、固态电池等技术迭代窗口期,零跑汽车也需要维持技术领先与成本控制力的动态平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零跑汽车已经启动了“超级增程”技术平台的研发,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续航超1500km的增程式车型。这种“纯电+增程”的双线布局,将进一步提升零跑汽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