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揭晓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彰显了公司的强劲增长态势,不仅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刷新了历史记录,还在多个业务领域内实现了显著突破。
财报显示,小米一季度总营收达到了11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4%;净利润则达到了10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5%。这一成绩无疑为小米近期在科技领域的活跃表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期,小米不仅在自研芯片领域连发两款新品——玄戒O1和玄戒T1,还推出了SUV新车YU7,并在手机市场上重夺国内销量第一的宝座。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将小米推到了中国科技圈的聚光灯下,尤其是关于其自研芯片的讨论,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股价在过去的半年里飙升了近90%,财报发布后,其市值更是达到了12305亿元人民币的新高度。业内分析师普遍对小米本季度的财报数据表示乐观,认为其业绩符合预期。
财报中透露了不少关键信息,揭示了小米业绩暴增的背后原因。在手机与AIoT领域,小米实现了92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2.8%,占总营收的83.3%。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也贡献了186亿元的营收,占比达到16.7%。智能大家电的营收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13.8%,毛利率高达25.2%。
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增至9.437亿,彰显了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强大实力。同时,小米的研发人员数量也达到了21731人,占员工总数的47.7%,显示出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在推动基座大语言模型研究方面,小米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出了“Xiaomi MiMo”开源推理大模型,并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高端化战略方面,小米表示未来五年将努力攻克6000元以上的超高价位段市场,并将高端产品从手机、汽车拓展到其他品类,实现从国内到海外的全面布局。在AI领域,小米强调要做基建,大力投入基座大模型的研究,以提升用户体验。
针对市场关注的自研芯片问题,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从最难的开始做起,目前暂时没有考虑做非旗舰芯片,而是专注于攻克手机旗舰SoC和5G基带等核心技术。对于汽车业务,卢伟冰自信地表示,小米SU7在市场上仍然没有对手,展现了小米对自家产品力的强大信心。
在手机核心业务方面,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4180万台,同比增长3.0%,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在生态方面,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持续增长,显示出其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了67亿元,同比增长30.1%。
小米在智能大家电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件出货量暴涨,智能大家电营收同比增长113.8%。在平板和可穿戴产品方面,小米同样表现出色,全球出货量排名靠前。这些成绩无疑为小米的整体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