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2025年,一句曾被视为玩笑的网络流行语——“再不努力,就只能开BBA了”,竟悄然间成为了现实写照。豪华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BBA)不再稳坐钓鱼台,而是纷纷加入了激烈的市场价格战,以求在日益萎缩的市场份额中争得一席之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奔驰的降价幅度尤为引人注目。据金融界报道,从GLB、A级、CLA到C级,多款奔驰车型的价格如同坐上了滑梯,终端优惠力度空前。特别是奔驰C级,最高优惠额度达到了惊人的15.4万元,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豪华轿车,如今仅以略高于普通国产品牌的价格出售。这一变化,无疑颠覆了消费者对奔驰品牌的传统认知。
以奔驰C260L为例,其官方指导价曾高达40余万元,而到了2025年,裸车价格已腰斩至26万元左右。如此大幅度的降价,不仅让老车主们心生不满,也让潜在消费者陷入了纠结。一方面,他们被巨大的优惠所吸引;另一方面,又担心降价背后隐藏着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的妥协。
奔驰的降价策略,无疑是在销量下滑、营收减少、利润缩水的重压之下做出的无奈选择。2025年一季度,奔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中国市场更是下滑了10%。受此影响,奔驰的财报表现惨淡,净利润跌幅超过四成,利润率降至历史低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奔驰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以图短期内提振销量。
然而,降价并非万能药。长期来看,过度依赖降价策略不仅会损害品牌价值,还可能让消费者形成“奔驰不再豪华”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奔驰在电动车领域的滞后表现,已经让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EQ系列电动车因续航短、电耗高、智能驾驶系统落后等问题,被消费者诟病不已。即便降价销售,也难以赢得市场的认可。
在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下,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正被不断挤压。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突破60%,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包括奔驰在内的进口及合资品牌,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奔驰不得不进行业务优化和结构调整,包括裁员、提升运营效率、精简流程等措施。
尽管奔驰在努力寻求转型和突破,但其在电动化领域的落后局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于续航、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奔驰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显然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必须正视现实,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否则,即便降价再多,也难以挽回失去的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价格战在短期内能够提升销量,但长期而言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过度依赖价格战会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损害自身利益和品牌形象。因此,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必须寻求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技术战和价值战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