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I赋能安全,IDC预测2028年中国安全智能体市场将突破16亿美元

时间:2025-07-04 15:50:3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IDC发布了关于中国安全智能体市场的最新概览,揭示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据IDC预测,至2028年,中国安全智能体相关应用市场的规模将突破16亿美元大关,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230%。这一预测凸显了AI在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安全能力与AI融合的未来趋势。

近年来,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的发展速度惊人。自2025年初DeepSeek的出现,大语言模型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显著推动,生成式AI市场迅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IDC的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显示,到2030年,AI将累计创造近22.3万亿美元的经济收益,相当于全球GDP的3.7%。这一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AI技术,以提升组织效能和业务表现。

在安全领域,AI的应用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赛门铁克便首次尝试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恶意软件特征码的开发。如今,以小模型能力为主的机器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安全检测、分析和响应产品中,显著提升了威胁检测的效率。与这些小模型相比,生成式AI在数据泛化、内容创造及交互能力上更为强大,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有望极大提升安全自动化和流程化的效率,为用户带来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当前,生成式AI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步伐正在加快,众多技术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了安全大模型和安全智能体相关产品。IDC的中国区网络安全调研显示,61%的中国客户计划在未来1至3年内采购安全大模型产品和服务,而28%的用户则期望通过免费方式获得大模型赋能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IDC预计,中国安全大模型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迎来快速增长。

针对这一趋势,IDC发布了《中国安全智能体市场概览,2025:东风已至,未来可期》报告。该报告深入调研了中国安全智能体市场的发展现状,旨在帮助市场全面了解安全智能体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并为技术买家提供采购和建设建议。报告指出,生成式AI为安全智能体提供了强大的能力支撑,2025年后,每个用例将作为一个处理具体事务的智能体,为客户提供赋能。目前,IDC将安全智能体的应用划分为六大类:安全运营智能体、安全检测智能体、数据安全智能体、代码安全智能体、安全合规智能体和安全攻防智能体。

为了帮助最终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大模型和安全智能体,IDC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用户需要明确区分安全智能体(AI Agent)和自主安全智能体集群(Agentic AI)的差异。简而言之,安全智能体主要用于提升效果,而自主安全智能体集群则更侧重于提升效率,实现已知任务与流程的自动化及反馈核查。两者将协同工作,助力用户实现自主化、自动化的安全防御。

其次,安全智能体的建设需要分阶段进行,最终用户需要为构建安全智能体和自主安全智能体集群做好充分准备。这包括数据准备、工具选择、通信框架搭建、智能体赋能平台建设、任务智能体开发以及智能体编排平台构建等。然而,无论安全智能体的能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人类参与流程,其效能将无法最大化。因此,安全智能体的使用需要人类参与流程,以审核需要人工干预的操作,确保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持续关注大模型的安全至关重要。在部署AI相关应用时,必须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和道德性。这要求最终用户在能力部署前考虑AI的可解释性、公平性/非歧视性、透明度、准确性、可溯源性以及对抗的鲁棒性。这六大方向应贯穿于企业AI建设开发的全过程,从设计、开发、部署、实施到治理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应对这些内容给予充分关注。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