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成功举办,“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引热议

时间:2025-07-07 16:56:50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7月2日至3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京成功举办。现场,以“众心筑艺 时代共鸣“为主题的新大众文艺研讨会引发热烈反响,成为本届大会亮点。各省市广电局、网络视听平台、专家学者及创作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新大众文艺的创新性发展与时代性表达。

主题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北京市委网信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郭玉松,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组长曲梅林等主管部门负责人出席并致辞。

郭玉松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发展不仅改变了文艺作品传播方式、人民欣赏习惯,也打破了传统文艺创作的专业壁垒,使得群众参与热情与规模日益上升,形成了大众文艺与数字技术的“双向奔赴”。

面对文艺观念与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她指出要坚持价值铸魂,走好“守正路线”,推动优秀网络作品“有质有量”“出圈出彩” ;走好“人民路线”,让新大众文艺真正传达人民心声;坚持科技赋能,为新大众文艺插上科技的翅膀。

曲梅林在致辞中指出,新大众文艺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的深度参与;引领力立足于流量的有效转化与精品的持续供给;创造力立足于技术赋能与生态迭代;持续力根植于对创作规律的充分尊重与价值导向的精准引领。

多轮主题演讲

引领新大众文艺航向

当下,新大众文艺融入人民生活、触发思想共振、引发情感共鸣,展现了文艺创作的新活力。如何以大众共创之心筑牢文艺根基,让作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谈到新大众文艺的源起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颜梅表示,新大众文艺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文化变革和社会教育运动,带有自发、即时、多元、互动等特征。

颜梅认为,新大众文艺在蓬勃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人民性”:不以受众多寡为根本依据,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不以流量高低为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趣味与审美;不以点赞多寡为批评准则,而应当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梅毅,多年来身体力行从事新大众文艺创作。他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新大众文艺创作主体不断扩大,形成去中心化、碎片化基础上的无限量生产,不仅是对精英文艺的超越,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崭新回归。

“从流量到质量的跃升成为新大众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梅毅表示,要让新大众文艺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生力军和新质生产力。

谈及新大众文艺的源流与影响力,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表示,新大众文艺是在大众土壤里生长出来,根脉遍布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又以热血沸腾的生活作为养分,借助科技手段贴近受众,精准服务受众。

立足“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平台实践,快手娱乐营销总经理王正菲表示,快手积极探索新大众文艺时代的创新表达,推动文艺创作从中心化转向全民共创。未来,快手将围绕地域文化、明星标签持续发力,借助技术赋能,探索娱乐赛道与市场结合的更多可能。

深入剖析直播、短视频背后的文艺观,无忧传媒战略副总裁瞿涛表示,草根逆袭的创作个体接连涌现,大众深度参与并即时交互,政府监管与平台引导让向上向好向美的作品被看到和认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活力。

两场精彩圆桌

拓展新大众文艺想象力

当下,新大众文艺正以多元鲜活的方式突破圈层,触达更广泛受众,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主题研讨会现场,两场来自不同领域优秀创作者的圆桌讨论,以各自实践与思考进一步拓展了新大众文艺的未来想象力。

在“新大众文艺的破圈创作与文化价值传递”圆桌研讨上,多位新大众文艺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强调了新大众文艺给普通人带来的创作机会,以及在传播正能量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科普新媒体创作者“国翠儿”分享了作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断创新与破圈。北京青少年影视戏剧协会副会长,演员、编剧、导演陈大愚表示,热爱行业、了解观众喜好是新大众文艺破圈关键。

在国家级非遗“面塑·北京面人郎”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郎佳子彧看来,他所从事的技艺作为民间艺术,最大特征就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创作实践就是如何在这个时代当中重新找到这些技艺的群众基础,带给普通人共鸣。

田间诗人“沂蒙二姐”吕玉霞眼中,她既是新大众文艺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她发现,在这个属于创作者的时代,人人皆可文艺,“有舞台、有机会,就是看你敢不敢展示,怎样展示的问题,我就是大胆了一回。”

可灵AI超级创作者郭致聪表示,如今AI技术进步非常快,只要有想法,就可以通过AI把它实现出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创作。

“新大众文艺的内容升级和创新路径”圆桌讨论上,嘉宾们分享了新大众文艺究竟新在哪儿,新的现象、新的代际、新的审美、新的表达、新的技术如何推动新大众文艺的发展与想象力。

“新”在创作主体多元性。 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梅毅表示,精英化的专业创作者需要接地气、贴近生活,向新而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表示,要带着“家人”与“朋友”的心态进行创作,接纳、宽容、承认不同身份创作者的表达。

“新”在创作形式创新性。 快手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表示,可灵AI的创作者非常擅长与AI磨合,知道如何用AI扬长避短。当下,AI工具尚不完美,但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表达方式和工具,更值得关注的是趋势。她强调,AI只是释放生产力的工具,主要价值是帮助创作者提升效率,而非替代。

“新”在审美格局广阔性。 跨文化媒体人Justyna Szpakowska(昵称:翠花)表示,跨国界的新大众文艺破除了文化折扣,让世界观众能共享情感和价值。

这场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不仅展现了新大众文艺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为新大众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启示。未来之路,当以人民为中心、时代为底色、创新为引擎,以大众共创筑牢根基,以开放包容拥抱变革,以精品意识引领航向,共同书写数字时代的文艺华章。

更多热门内容
快手将在全国落地上百个直播大舞台,拓展直播夜经济生态
河北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每当夜幕降临,泡泡龙大舞台的灯光亮起,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就会准时上演,线上线下瞬间沸腾。线上快手直播间,数百万粉丝儿同时涌入,弹幕和礼物刷个不停;线下景区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围坐在舞台周围,欢呼声此起彼伏。2024年以来,快手推出的

2025-07-07

可灵AI将推出可图2.1新模型和“灵动画布”等功能
近日,可灵AI举办“灵感工坊”上海站创作者沙龙活动,可灵AI创作者及技术爱好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创作经验、探讨AI创作的未来方向。据悉,可灵AI将于近期推出可图2.1新模型、新的多人协作模式“灵动画布” 以及AI社区建设计划和创作者激励政策等。作为快手旗下的全球领

2025-07-07

科技副总裁宋婷婷:数字技术赋能女性发展,繁荣生态绽放“她力量”
7月4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中国数字经济“她力量”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 她创未来——数字时代的她机遇与她挑战”为主题,聚焦女性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独特视角与创新实践,探讨女性如何通过技术赋能、跨界融合和生态共建,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更

2025-07-07

可灵AI亮相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构建AI时代的视觉表达新基建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快手副总裁、可灵AI技术负责人张迪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可灵 AI 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在《AI时代的视觉表达新基建-可灵AI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突破》主题演讲中,张迪回顾了

2025-07-07

快手集中整治“虚假回收”类违规行为,保护用户权益免遭损失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集中整治“虚假回收”违规交易行为的公告,针对部分主播通过打造“善人”、“有钱人”的晚辈形象进行剧本炒作,诱导用户下单;或引导用户脱离平台在第三方平台付费交易“古董”、“名人字画”等物品;或以双方建联、获取“高价回收”名额、打造富豪人设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