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市场二季度销量排名揭晓,荣耀未能跻身前五,这一局面已持续半年之久。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让荣耀站在了上市的关键节点上,压力倍增。
荣耀的上市之路备受瞩目,6月26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荣耀已取得上市辅导备案,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荣耀急需通过市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华为回归后,迅速冲进国内销量前五,打破了荣米OV多年的格局。小米则通过造车等多元化战略,带动了手机销量的增长。相比之下,荣耀在经历权力交接后,既要解决内部问题,又要重新定位自身,与华为形成差异化竞争。
荣耀的新任CEO李健将宝押在了AI上,提出将荣耀定位为“AI 终端生态公司”,并承诺未来五年投入超百亿美金助力生态建设。然而,在小米线下渠道铺开和华为回归的双重压力下,荣耀找回市场份额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收窄。
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高度成熟且饱和,荣耀从华为独立出来后,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2020年,荣耀面临重建开发平台与运作体系的难题,但在华为退出留下的中端市场空间中,荣耀凭借华为子品牌的市场形象和渠道资源,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华为的回归,荣耀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受到巨大冲击。华为针对高端和中端市场推出新机型,迅速收复失地,而荣耀的份额则一路下滑。同时,小米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进步,小米汽车和新零售战略的成功实施,为小米手机业务带来了显著增长。
荣耀在AI终端生态方面的布局虽然长远且正确,但短期内难以对业绩产生实质性贡献。端侧AI能力仍处于探索期,应用层面也尚未出现杀手级应用。因此,荣耀仍需依靠手机销售来维持生存。
为了稳住市场地位,荣耀推出了荣耀400系列,主打中低端市场。这款产品在电池、影像、芯片等方面表现出色,并邀请了知名代言人。市场反馈积极,首销同比增长195%,一个月内激活量破百万。然而,中低端市场的消费者忠诚度较低,利润也相对稀薄。荣耀需要在折叠屏产品打造和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取得更有说服力的成果,以支撑其AI生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