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沉寂许久的威马汽车似乎迎来了重生的曙光。一份名为《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透露了威马汽车即将恢复生产的计划及其宏伟的未来蓝图。
据悉,这份白皮书详细规划了威马汽车从2025年至2030年的发展路径。在复兴阶段,即2025年至2026年,威马计划于今年9月重启EX5和E.5两款车型的生产,目标年产销量达到1万台,并争取达到2万台。同时,公司还计划在泰国建立KD工厂,以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产量目标设定为10万台。
进入2027年至2028年的发展阶段,威马汽车的年销量目标将跃升至25万至40万台,并计划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启动IPO筹备工作。而在2029年至2030年,新威马将挑战年产销100万台的目标,实现营收1200亿元,旨在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的新标杆。
然而,这份看似振奋人心的计划背后,是谁在主导威马汽车的重生?据了解,去年威马汽车启动破产重整并招募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唯一的意向投资方。而翔飞汽车与宝能汽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早有传言宝能汽车有意收购威马。今年6月,威马汽车的几款车型甚至出现在深圳宝能汽车展示中心。
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曾是一位在汽车行业拥有辉煌履历的资深人士。他在吉利任职期间,带领团队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治理构架。沈晖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视野,曾帮助威马汽车在创业初期赢得了良好的开局。
从2017年至2022年3月,威马汽车相继完成了A至D轮的12次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50亿元,成为上市前融资最多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然而,尽管威马汽车在产品量产方面抢占先机,2019年整体交付量破万,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但其后续发展却未能持续强劲。2021年,威马汽车的销量仅为4.4万辆,远落后于同期创业的“蔚小理”。
威马汽车的财务状况也逐渐恶化。造车行业烧钱迅速,而威马汽车在上市之路上屡遭挫折。尽管公司曾谋求海外、科创板及港股IPO独立上市,但均未成功。截至2022年3月末,威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36.78亿元,资金储备已难以支撑公司的烧钱速度。2022年10月,公司不得不宣布全员降薪,以节省开支。
生死关头,威马汽车仍在奋力自救。2023年初,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宣布拟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汽车全部股份,并计划通过配套融资为威马筹集经营所需资金。然而,这一计划最终在当年9月宣告失败。几乎与此同时,纳斯达克中概股开心汽车也宣布与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但威马汽车终究未能等到上市的那一天。
2023年10月,威马汽车向法院申请重整,命运悬于一线。如今,随着《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的流出,威马汽车似乎看到了重生的希望。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威马汽车能否成功复活,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