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车“曲线救国”,油箱扩容成新趋势?

时间:2025-07-17 16:23:2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期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部分车型虽然挂着绿牌,但其油箱容量却超越了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例如,比亚迪秦PLUS DM-i的油箱达到了65升,相比之下,同级别的燃油车如轩逸仅为50升,朗逸也不过是55升。更令人惊讶的是,越野车方程豹豹8的油箱容量竟高达91.5升,仅比豪华越野标杆奔驰G级少了8.5升。这一趋势不禁让人疑惑,一边高呼“淘汰燃油车”,一边却在油箱容量上反超,这究竟是何用意?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深切焦虑。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排队等待充电桩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前的长龙让人望而生畏。据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158万辆,而充电桩的新增量仅为422万根,平均每辆车分配到的充电桩资源不到半根。相比之下,加油只需5分钟便能行驶600公里,而充电半小时可能仅能支持200公里的行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油箱成为了最直接的“续航救星”。

车企也似乎看到了这一捷径,纷纷选择加大油箱容量,而非投入高昂的研发成本提升电池技术。以领克06新能源为例,其油箱容量从35升扩大至51升,续航里程随即增加了160公里,这一改变并非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外挂”。

这场“油箱竞赛”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中的尴尬现状,也揭示了多个关键问题。首先,电池技术遇到了瓶颈,固态电池和超快充技术迟迟未能普及,且成本高昂,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充电桩的数量远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充电设施依然匮乏。再者,消费者的选择也说明了问题,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暴涨76.9%,远超纯电动汽车的54%,这显示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实际使用中的便捷性,而非单纯的“电动化信仰”。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最近撤回了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直言“市场太复杂”。这一举动再次证明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碰撞,油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曲线救国”的工具。

然而,油箱容量的增加也引发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初衷的争议。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减少碳排放,但随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箱容量的不断扩大,发动机启动时的碳排放已与燃油车无异。更为讽刺的是,为了满足混动车型长时间不启动发动机的环保要求,车企不得不采用成本更高的高压油箱,以避免汽油蒸汽泄漏,这反而增加了环保成本。

油箱容量的不断扩大,既是技术瓶颈下的无奈妥协,也是对“伪电动化”趋势的讽刺。当政策导向更侧重于省油而非减碳,当车企利用“油电特权”追求销量时,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之路似乎正偏离初衷。在下一次技术突破到来之前,“大油箱”或许仍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词,只是这条偏离轨道的路还能走多远,尚待观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