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盛夏时节,中国汽车论坛于上海嘉定盛大举行,汇聚了汽车行业众多精英与学者。论坛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深度探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其中,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闵海根在“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汽车测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分享了其团队在自动驾驶测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闵教授首先概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背景与现状。他提到,自动驾驶技术融合了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被视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高地。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虽经历了起伏,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事故的频发,对汽车产品的安全评估与准入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上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必须经过严格测试才能商业化。
闵教授进一步指出,传统汽车测试主要关注车辆本身与驾驶员,而自动驾驶测试则涉及人、车、环境及任务的复杂耦合,测试维度呈爆炸式增长。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评价体系与工具链成为国际难题。国际上已提出多支柱测试评价准则,包括审核与认证、虚拟仿真、封闭场地与公开道路测试等。
在此背景下,闵教授团队致力于基于数字孪生的自动驾驶虚实融合测试技术研究。他们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仿真环境,并结合真实物理环境进行测试。这种方法不仅能保证车辆动力学与整车控制器系统交互的真实性,还能通过高精度复现测试场景与模拟传感器信号,有效解决仿真测试置信度不高、道路测试成本高、效率低、复现难等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闵教授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他们利用自然驾驶数据、标准法规数据、交通事故数据及经验驾驶数据,生成覆盖各种交通场景的测试场景库。同时,他们还攻克了传感器高保真建模、交通参与者动态行为建模、多元实时感知交通动静态时空同步技术及自动驾驶测试评价工具研发等难题。
在此基础上,闵教授团队构建了车云场一体化的自动驾驶虚实融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的场地孪生设备全覆盖,构建了试验场全域数字孪生底座。通过云、网、边端协同,覆盖了智能感知、实时交互、场景生成、实时仿真及测试评价等多个方面,为自动驾驶测试提供了高效平台。
闵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自动驾驶测试方面的其他工作。他们开发了多种技术路线的自动驾驶系统,并建设了全国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该试验场占地423亩,具备多种网络通信方式与高精度定位系统,覆盖了多种道路环境类型与交通环境。他们还构建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和车路系统的典型测试场景,并牵头组建了国际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创新联盟。
在演讲的最后,闵教授鼓励与会者将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上,为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为本次中国汽车论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