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索再次迎来历史性的突破,我国嫦娥六号任务在2024年6月25日成功自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采集并带回了珍贵的1935.3克月壤样本。这一壮举不仅象征着人类首次成功自月球背面取样返回地球,更为月球科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篇章。
阿波罗盆地,坐落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东北边缘,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物质组成,为嫦娥六号样品的解析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SPA盆地为投影中心的月球数字高程模型揭示了该区域复杂的地形地貌,而针对阿波罗盆地的详细研究则显示,其月壳相对较薄,地质历史错综复杂。
在阿波罗盆地的探测中,科学家们获得了关于月壳厚度的关键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和多光谱信息。特别是多光谱成像数据,其中红色、绿色和蓝色通道分别对应900纳米、1050纳米和1250纳米的吸收深度,这些假彩色影像为科学家提供了月表物质成分的宝贵线索。
月球的正反两面呈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性,这一特征一直是月球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斜长岩样品,对于理解月球岩浆洋的形成过程和早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壳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样品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全面地揭示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