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LIGO探测到超大质量黑洞合并,挑战恒星演化理论极限

时间:2025-07-19 06:15:4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宇宙的深邃舞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黑洞合并大戏震撼上演,其壮观程度令科学界为之惊叹。2023年,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与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几乎同时捕捉到了一个非凡的信号——GW231123,这一引力波信号源自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到的最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这次合并事件的主角是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分别相当于103倍和137倍的太阳质量,合并后形成了一个重达225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这一数字刷新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历史记录。这场宇宙级的“碰撞”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能量,约有15个太阳质量的物质在合并过程中被转化为纯粹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宇宙四方传播,最终在距离地球约20亿至130亿光年的遥远距离上被LIGO的双子探测器精准捕获。

GW231123的发现给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恒星演化的标准模型,质量超过140倍太阳的恒星在生命末期会发生剧烈的对不稳定超新星爆发,这种爆发足以摧毁恒星核心,使其无法留下任何黑洞。因此,在60到130倍太阳质量之间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质量空隙”,在这个范围内的黑洞应该极为罕见。然而,GW231123中的黑洞质量却恰好落在了这个“禁区”内或其边缘,这让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黑洞的形成机制。

除了质量惊人,这两个黑洞的自旋特征也极为罕见。它们以接近广义相对论理论极限的速度旋转,自旋参数分别达到0.9和0.8,这种极高的自旋速度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索其形成机制的关键线索。科学家们推测,这两个黑洞很可能是早期较小黑洞经过多次合并后逐步增长形成的,这种层级合并的过程使得黑洞的质量和自旋速度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观测到的极端天体。

GW231123的成功探测不仅展示了LIGO探测器的强大能力,也标志着引力波探测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次探测将引力波探测技术和理论模型推向了极限,科学家们需要使用最先进的理论模型来解析这一复杂信号。虽然引力波信号的持续时间仅有十分之一秒,但这短暂的瞬间却包含了关于黑洞质量、自旋、距离等关键物理参数的重要信息。

自2015年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以来,该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今,LIGO已经与意大利的Virgo探测器和日本的KAGRA探测器形成了全球协作网络,大大提升了探测能力。在2023年5月开始的第四次观测运行中,这个国际合作网络已经探测到超过200个黑洞合并候选事件,累计探测数量更是突破了300个。GW231123这样的稀有事件能够成功被探测和分析,正是得益于探测能力的大幅提升。

GW231123的发现对于理解中等质量黑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宇宙中,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大量的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但中等质量黑洞一直相对难以发现。GW231123表明,质量约200倍太阳的中等质量黑洞确实可以通过引力波驱动的合并过程形成。这类黑洞可能在星系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层级合并的方式不断增长,最终可能发展成为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GW231123的复杂特征也对科学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信号模型在推断参数方面存在差异,表明该事件的某些性质存在较大的系统性不确定性。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改进用于解释此类极端事件的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最极端的物理过程。GW231123的详细分析结果已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4届国际广义相对论与引力会议暨第16届Edoardo Amaldi引力波会议上发布,并通过引力波开放科学中心向全球研究人员开放,供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更多热门内容
石头创新科技获“多摄像头控制及自行走设备”专利授权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石头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多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及自行走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5643484B,申请日期为2022年09月。 天眼查资…

2025-07-19

百度(BIDU.US)7月17日收盘上涨,股价报87.51美元,机构看好目标价均值超百元
截至2025年7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百度(BIDU.US)报收于87.51美元/股,上涨1.38%,成交量433.09万股。核心业务提供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搜索服务,基于信息流推荐算法的内容推荐服务,…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