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时光轴悄然滑入下半年,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亮出了上半年的销售成绩单,其中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傲人成绩稳居榜首,实现了33.04%的同比增长。然而,距离其全年550万辆的宏伟目标,仍有335.4万辆的差距,预示着比亚迪在下半年的征程中仍需奋力一搏。
比亚迪旗下,王朝与海洋两大系列继续展现强劲势头,而腾势与方程豹虽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却仍未触及20万辆的门槛。尤其是腾势,这个已走过15年历程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显得不温不火。
近期,腾势内部发生人事调整,执掌三年的赵长江卸任,转而负责方程豹的直营业务,原方程豹负责人李慧接掌腾势经销商事务。这一变动虽属正常的内部轮岗,但在腾势发展的关键时期,无疑透露出品牌仍在探索与成长的讯号。
回溯至201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携手,共同出资成立了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推出了腾势品牌,旨在探索高端新能源市场。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曾让外界寄予厚望。比亚迪拥有卓越的三电技术,而戴姆勒则在外观设计、底盘调校等方面享有盛誉。
然而,腾势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一帆风顺。2014年,首款车型腾势300基于老款奔驰B级平台打造,续航里程253公里,售价高达36万以上。尽管当时国内高端纯电市场尚属空白,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其性价比低,不过是奔驰B级的油改电版本。
近年来,腾势推出了包括N9、N7、Z9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了SUV、MPV、轿车等多个细分市场,但唯有D9车型在市场上大放异彩。D9作为一款高端MPV,填补了市场空白,凭借纯电与混插版本、7座大空间等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相比之下,腾势的SUV和轿车车型则反响平平。SUV市场竞争激烈,蔚来、理想、问界等品牌扎堆,腾势难以脱颖而出。而在D级轿车市场,BBA等传统豪华品牌根深蒂固,腾势虽有意分一杯羹,但品牌影响力尚显不足。
为了提升品牌活力和竞争力,腾势计划在2025年发布多款新车型,包括双门四座跑车Z7和大型SUV N8L等。然而,在车型矩阵日益丰富的同时,腾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打动高消费人群?
自品牌自主以来,腾势努力摆脱比亚迪的影子,在车型外观、内饰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投入巨资打造专属的智电架构。然而,技术虽强,却未必能换来销量。例如,被寄予厚望的Z9GT,虽然拥有顶尖的技术和炫酷的外观,但内饰风格却与外观格格不入,导致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
腾势在冲击高端市场的道路上,需要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目标人群和品牌理念。例如,理想以家庭为中心,蔚来强调服务,小米主打运动,沃尔沃则聚焦安全。而腾势,虽然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在营销和服务方面仍需加强,才能讲出更加动人的品牌故事。
15年的造车历程,腾势在失败与教训中不断成长。在MPV这一细分市场上,腾势取得了成功。然而,在整个汽车市场中,腾势仍需努力提升存在感。高端市场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更需要出色的营销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