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中的人形机器人板块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一领域的发展态势迅猛,不再是停留在实验室中的概念,而是已经转化为实质性的产业浪潮。
据数据显示,仅在7月上旬,就有多达10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成功获得融资,总金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更引人注目的是,整个具身智能领域在今年内的融资次数已达到123笔,融资规模更是突破了173亿元,这一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
资本市场的反应灵敏,相关板块股价已经出现异动,呈现出明显的拉升趋势。与此同时,产业端也在加速布局。特斯拉的工厂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人形机器人的调试工作,优必选则已经获得了百台订单,而宇树科技更是将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控制在了1.5万美元以内。
这些进展都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走出实验室,开始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产业化的曙光已经初现。
从市场空间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前景极为广阔。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潜力更为巨大,有望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
在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以下五家公司,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
汇川技术(300124)在伺服电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自研的磁编码器精度极高,非常适合人形机器人多关节灵活运动的需求。电机出货量已突破百万套,技术实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社保基金也对其青睐有加,大举加仓至2800万股。
汉威科技(300007)的六维力传感器精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是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关键供应商。其每月能生产5万只传感器,并成功获得了英伟达Project GR00T项目的认证。在全球范围内,能大规模量产高密度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公司屈指可数,汉威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拓普集团(601689)在机器人关节结构件制造方面拥有独特技术,其一体化压铸的良品率高达99%,全球领先。这一技术使得关节重量减轻一半,因此成为了特斯拉Optimus二代轻量化部件的独家供应商。2024年,拓普集团新增了20亿元的机器人订单,业绩前景看好。
上海电气(601727)拥有“国家队”背景,证金和社保基金重仓持有。其旗下的上海天安轴承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用的减速器轴承样品。作为工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者,上海电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潜力巨大。
最后A股中有一家真正能够制造人形机器人整机的公司。其自主研发比例高达90%,编码器、驱动器、旋转关节等关键部件均能实现自主生产。该公司已经为特斯拉、优必选等大厂提供了核心电机方案,并且其伺服系统全链条自主可控,性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打破了日系、欧美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