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增程/插混车型:或将成为燃油车的真正劲敌

时间:2025-07-20 03:00:4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探讨谁将接过燃油车接力棒的问题上,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电动汽车。毕竟,行业巨头如马斯克等人均持有此观点,且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最新数据揭示其占比已突破60%大关。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电动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电动汽车似乎已成为无可争议的答案。

然而,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事实可能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真正有可能颠覆燃油车的,或许并非纯电动汽车,而是那些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的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这一观点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质疑:“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问世已久,如果真有那么出色,早就该取代燃油车了,何必等到现在?”从理论上看,这种质疑似乎不无道理,但实际上却大谬不然。事物的发展往往曲折多变,并非一蹴而就。

回顾燃油车取代马车的历史进程,其曲折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早在1900年,燃油车便已问世,但当时的市场占有率极低。相反,蒸汽机车和电车更为流行,且社会普遍认为电车代表着未来,将取代马车乃至所有传统车型。然而,最终脱颖而出的却是燃油车,这一切得益于福特T型车的出现,它大幅降低了燃油车的成本,提高了产量,从而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

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同样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尽管目前它们尚未成为市场主流,但一旦迎来转折点,其地位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转折点,笔者认为,将是那些纯电续航超过400公里的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出现。

这些车型不仅拥有大电池,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去家充化”,能够在各种场景下灵活应对,无需依赖家庭充电桩。以往,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虽然通勤用电、长途加油的理念听起来很美好,但前提是需要家庭充电桩支持。由于很多车型的纯电续航仅200公里左右,实际使用中往往只能跑100多公里,这意味着车主需要频繁充电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然而,并非所有车主都能安装家庭充电桩,高层住宅、租房或小区不允许安装充电桩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导致车主的实际体验大打折扣。

然而,随着纯电续航超过400公里的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出现,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即使没有家庭充电桩,车主也只需每周充一次电即可满足日常需求,彻底告别“每天充电”的焦虑。这类车型通常还配备了5C甚至更高倍率的快充能力,充电十几分钟就能行驶一两百公里,即使临时寻找充电桩,效率也完全可接受。这才是真正的“可油可电”。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太现实,认为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不可能实现如此高的纯电续航。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类车型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的产品,而是真正落地的量产车型,最快将在今年底开始交付。例如小鹏G01,早在去年就开始预热,官宣纯电续航430公里,搭载800V平台和5C快充技术,最快12分钟就能补充280公里电量。同时,该车还配备了超静音增程器,解决了过去增程式车型在亏电状态下噪音大、体验差的问题。

不仅如此,电池制造商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例如宁德时代去年发布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超过400公里,10分钟可补能280公里,支持4C超充,参数几乎与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相当。按照当前的发展节奏,很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市场上将涌现大量新一代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届时,无需家庭充电桩、无需天天关注电量、短途用电、长途加油将成为可能。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零焦虑”车型一旦大量上市,燃油车还能坚守多久?或许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尽管仍有人坚持认为电动汽车才是未来,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不过是“技术过渡”,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你可以不看好它,但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当年没人看好燃油车一样,最终却是它将马车送进了历史的长河。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