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曾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先生,就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推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有望成为未来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逐渐演变为经济体系中的主导板块。
黄奇帆特别提到了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如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等。这些企业虽常被视作制造业的代表,但实质上,它们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苹果为例,尽管其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苹果自身并不直接涉足制造环节,而是将生产任务外包给专业的代工企业。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涵盖了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使其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引领者。
苹果围绕其手机、电脑等核心产品,构建了全方位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推动了苹果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苹果成功地在全球市场上树立了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独角兽企业中,也有不少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集群为核心竞争力的。而在中国,华为同样是一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企业。华为不仅在手机、电脑、5G基站、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更围绕这些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发。华为的研发团队规模庞大,遍布其在全国各地的基地,这些基地内没有生产线,没有蓝领工人,只有专注于研发的创新人才。
华为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同样强大,它通过与比亚迪、立迅精密等国内代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制造环节的高效运作。华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使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