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即将实施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监管规则引发了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在规则生效前夕,社交媒体巨头meta公开拒绝签署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行为准则,此举引起了业界的轩然大波。
meta的首席全球事务官Joel Kaplan在社交媒体领英上发表声明,直言不讳地批评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方向。他提到,meta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不签署欧盟委员会的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行为准则,因为该准则给模型开发者带来了诸多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并且其涵盖的措施远远超出了《人工智能法案》的实际范畴。
欧盟发布的这项行为准则,作为一项自愿性框架,旨在帮助企业构建符合欧盟人工智能监管要求的流程和系统。准则要求企业不仅需要提供并定期更新其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的文档,还禁止开发者使用盗版内容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要求遵守内容所有者的意愿,避免在其数据集中使用其作品。
Kaplan指责欧盟在实施相关立法时过于严苛,认为这将严重限制欧洲在前沿人工智能模型领域的开发和部署,进而阻碍欧洲企业利用这些模型开展业务。他强调,此举可能会对欧洲的人工智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作为一项基于风险的应用监管法规,明确禁止了一些不可接受的高风险用例,如认知行为操纵和社交评分等。该法案还定义了一系列高风险用途,包括生物识别和面部识别,以及在教育和就业等领域的应用,并要求开发者注册人工智能系统,履行相应的风险和质量管理义务。
面对这些严格的监管规则,包括Alphabet、meta、微软和Mistral AI等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纷纷表达不满,甚至呼吁欧盟委员会推迟相关规则的推出。然而,欧盟委员会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会改变既定的时间表。
就在周五,欧盟发布了针对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的详细指南,这些规则将于8月2日正式生效。该指南主要影响那些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如OpenAI、Anthropic、谷歌和meta等。对于在8月2日之前已将此类模型投放市场的公司,欧盟给予了宽限期,要求它们在2027年8月2日之前必须遵守新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