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科学家有望研制出能自我修复裂缝的“活体”混凝土

时间:2025-07-20 09:21:15来源:IT之家编辑:快讯团队

7 月 20 日消息,建筑物和桥梁中的混凝土是否能像皮肤伤口一样自我修复?这就是 Dr. Congrui Grace Jin 新研究背后的想法,其最近的研究探索了一种由微生物驱动的自我修复混凝土系统。

混凝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压力而开裂。这些裂缝,即使是微小的裂缝,也会让水和空气渗入其中,最终导致锈蚀并削弱隐藏在其中的钢筋。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尝试利用细菌自动修复这些裂缝,但大多数这些方法需要外部营养物质的供应来维持细菌的工作。Jin 指出这一主要障碍,他说:“微生物介导的自修复混凝土已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广泛研究,但它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限制 —— 目前所有的自修复方法都不是完全自主的,因为它们需要外部营养物质的供应,以便修复剂能够持续生产修复材料。”

她的解决方案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参考地衣的生物设计,地衣是由真菌和蓝细菌组成的简单生物,仅依靠空气、阳光和水就能生存。该团队设计了一种合成版本,使用固氮蓝细菌,它们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氮,以及丝状真菌,它们有助于收集钙离子并制造碳酸钙(CaCO₃),这是一种可以填补混凝土裂缝的矿物。

团队测试了三种微生物配对:里氏木霉与不均等念珠藻,里氏木霉与点状念珠藻,以及里氏木霉与不均等念珠藻和点状念珠藻的组合。这三种组合在只有空气和光的实验室设置中生长良好 —— 没有添加营养物质。为了观察微生物的表现,团队使用了五种方法:通过光密度检查光吸收,测量生物量干重,使用亚甲蓝测定法检测代谢活性,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接种真菌,以及进行藻蓝蛋白测试以检查蓝藻的健康状况。

结果表明,配对的微生物比单独生长时更健康、更高效。它们甚至能够在混凝土样本中形成 CaCO₃,显示出实际应用的潜力。这种方法的突出之处在于其能够在无需人工协助的情况下修复裂缝,这或许有一天能减少对昂贵的人工检查和维护的需求。

附论文链接: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