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城汽车领军人物魏建军的一番言论,将“零公里二手车”现象推至舆论前沿。他在一场行业论坛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市场上存在三四千家二手车平台销售所谓的“零公里车”,这种行为堪称行业毒瘤。这一表述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不超过3个月且行驶里程不超过50公里的车辆占比高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型更是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这一数据揭示了“零公里二手车”在市场上的普遍性和增长趋势。
事实上,“零公里二手车”问题在汽车出口领域早已悄然兴起,成为部分车商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当利益的灰色地带。由于各国政策导向的差异,新车与二手车的界定并不明确,这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将国内新车上牌后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成功绕过了进出口管制和高额关税的束缚。
一些汽车制造商在面临产能过剩和工厂闲置的压力下,也采取了将未售出新车转变为零公里二手车的策略。这种做法不仅美化了销售数据,还帮助制造商快速回笼了资金。然而,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消费者的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零公里二手车看似是一个捡漏的好机会,因为车辆价格低廉且车况崭新。然而,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多数零公里二手车无法享受厂商提供的完整三电系统质保,一旦核心部件出现故障,消费者将不得不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这无疑给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增添了一层阴影。
面对这一乱象,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据报道,商务部曾召集行业机构及汽车制造商召开闭门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管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工信部也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旨在从源头上阻断套利空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则计划推动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以加强监管和追责力度。奇瑞、比亚迪等企业也已经启动了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表示支持企业通过正常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并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整治零公里二手车市场乱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