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智驾赛道洗牌加速,华为Momenta领跑,吉利长安或成最后赢家?

时间:2025-07-20 23:29:1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2025年高阶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大潮涌来,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在这一领域活跃的名字却似乎越来越少。这一趋势背后,是行业内部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近期,长城汽车旗下的智能驾驶公司毫末智行遭遇了人事动荡,公司董事长张凯宣布离职,此前已有包括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在内的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开。据透露,毫末智行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如城市NOA方面的进展缓慢,其智驾方案目前仅应用于长城旗下和现代汽车的两款车型,智驾赛道上的竞争力已明显不足。

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上汽集团。今年,上汽将旗下软件公司“零束科技”与上汽研发总院进行了整合。尽管集团表示,双方智驾团队已合并办公,共同推进研发工作,但有消息指出,零束科技智驾团队有近10%的员工主动离职,研发总院的智驾团队离职率更高。上汽目前基本放弃了自研智驾,转而依靠地平线、鸿蒙智行、卓驭(原大疆车载)、Momenta等合作伙伴来满足不同品牌的产品需求。

市场格局的变化更加显著。佐思汽研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NOA市场已形成“6-3-1”的格局:Momenta以60%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华为HI模式占据28%,其余企业合计不足12%。走低端路线的大疆已明显掉队,而地平线虽然主营智驾芯片,但其HSD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尚未大规模上车,后续竞争力尚待观察。

行业内部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难度高、迭代速度快,只有头部企业能够承受这种快速的技术变革。中小企业若未能及时跟上,将被迅速边缘化。自动驾驶需要持续巨额投入,至今仍未看到明确收益。目前,仅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则面临巨额亏损,研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智驾行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和财力的比拼,更是生态系统的较量。谁能构建起“技术-数据-场景”三位一体的生态,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能力具有“滚雪球”效应,头部企业的优势将日益扩大。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仍有一些主机厂坚信智能化是未来趋势,自动驾驶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小鹏汽车一直以智驾为品牌标签,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逐渐显现成果。理想汽车虽然在智能化上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奋起直追,明确表示要成为AI公司,而非汽车制造商。这两家车企通过高研发投入,智驾水平已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头部主机厂如吉利和长安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吉利通过内部整合,将资源集中在千里科技,打造千里浩瀚智驾系统。长安汽车则是最早从底层架构出发全面构建数智新汽车的传统主机厂之一,近年来在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超600亿元,未来5年还将投入超200亿元。这些头部企业拥有雄厚资源,能够快速补齐算法层面的短板,同时借助庞大的体量,实现智驾规模化和多元化的兼得。

目前,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洗牌过程。Momenta的开放平台、华为的垂直整合、头部车企的闭环生态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像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第二梯队企业,则需要更多依靠专注特定场景来谋求发展。那些固守单一技术路线、缺乏生态协同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被吞并或淘汰的风险。

更多热门内容
百度萝卜快跑携手Uber,共绘自动驾驶全球新蓝图
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与全球出行巨头Uber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出海的新篇章。今年一季度,萝卜快跑成功进军迪拜和阿布扎比,并在迪拜的道路上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验证测试。截至目…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