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界风云人物贾跃亭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一次,他的动作并非围绕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的旗舰车型FF91展开,而是将一款来自中国的“魏牌高山9”进行了品牌重塑,摇身一变成为了FX Super One,并在美国加州亮相。
据悉,FX Super One并非FF自主研发的全新车型,而是直接采购了魏牌高山的车身,并在美国的Hanford工厂进行组装和贴牌。这种做法被外界解读为一次彻底的“OEM翻牌”操作,即通过购买现成的产品,而非技术,来实现快速上市。
贾跃亭的策略是,利用中国成熟的MPV平台,结合FF自家的AI系统与外部屏幕,打造出一款面向美国市场的“智能出行终端”。这一策略旨在绕过传统造车的痛点,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来吸引投资者和提升估值。
然而,这一举动也引发了诸多质疑。首先,关于魏牌高山的生产商长城汽车是否知晓并默许了此次合作,虽然具体细节尚不得而知,但业内普遍认为,长城可能只是将此次合作视为一次去库存或小规模B2B订单,并未对其全球化战略产生结构性影响。
对于贾跃亭而言,FX Super One的推出无疑是一次现实的转向。由于FF自身已不具备造车能力,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续品牌的存在。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FX Super One目前尚未通过美国的相关认证,无法合法销售。即便能够组装出展示车,也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和建立完善的售后体系。
更为关键的是,FF并没有自己的造车平台,所有车辆都依赖外部采购。这意味着,一旦中国的供应链出现问题或法规收紧,这种“贴牌”模式将迅速崩溃。而贾跃亭,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平台可用。
因此,FX Super One更像是一次资本故事的启动器,而非真正能够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从FF91到FX Super One,贾跃亭的核心策略始终未变:通过讲述梦想和愿景来吸引资金,而非通过实际交付来满足市场需求。
业界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制造的再消费。但无论如何,FX Super One的亮相都标志着贾跃亭在造车路上的一次新尝试。然而,这次尝试能否成功,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