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智能体(Agent)的概念如同一股强劲的风暴,不仅吸引了众多老牌企业的关注,也让新兴势力纷纷涌入。7月22日,零一万物公司在推出其全新品牌All intoB后,随即揭晓了首款企业级智能体以及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2.0版本,标志着公司在智能体赛道的又一重要布局。
曾几何时,Manus作为智能体的代表,一度在市场上引发狂热追捧,甚至出现了“一码难求”的盛况。然而,仅仅四个月后,围绕Manus的舆论风向却急转直下,市场对其前景产生了诸多质疑。对此,零一万物CEO李开复表示,尽管智能体的概念已经火了至少半年,但其在企业中的实际价值却常被低估和误解。
回顾过去的六个月,智能体一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然而,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产品却寥寥无几。Manus所经历的戏剧性变化,无疑为整个智能体赛道提供了一个缩影。在这场涉及技术、资本和市场的激烈博弈中,谁能巧妙平衡创新、商业化和用户需求,谁就将在这场竞赛中占据先机。
智能体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早在30多年前,苹果公司就曾描绘过一种理想的用户体验:用户无需直接操作电脑或手机,也不必依赖各种App,只需告诉智能体自己的需求,智能体便能自动拆解任务,通过打开App、使用浏览器等方式,帮助用户达成目标。这种“委托式用户体验”在当时被视为一种革命性的设想。
李开复在7月22日的媒体交流会上,以自己在苹果的经历为例,生动诠释了智能体的概念。他指出,当前的智能体正处于推理智能体阶段,能够利用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规划复杂任务,并调用多种工具来完成。他特别强调,万智2.0的企业级智能体不仅能在公司内部跨部门、跨组织地串联各种工具,还能跑通公司的数据库、知识库,以及ERP、CRM等行业数据库,形成任务交付的闭环。
在商业价值方面,李开复多次强调企业端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像Manus和ChatGPT Agent这样的智能体在消费者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炫酷的功能演示,但其真正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还是在企业端。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智能体能够完成任务、创造结果,并直接交付给用户或企业,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然而,并非所有同行都放弃了面向消费者的市场。枫清科技在宣布其个人专属智能体Fabarta开启测试时表示,这款基于大语言模型与本地知识库技术打造的专属个人AI助手,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问答检索、长文写作、数据分析、专业翻译等功能。尽管枫清科技此前更多强调其在B端的应用,但此次推出的个人专属智能体也反映了其在C端市场的探索。
智能体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据Morgan Stanley研报预测,目前Agentic AI的市场规模已达到520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1020亿美元。面对这一巨大市场,零一万物采取了“CEO一把手工程”的驱动模式,由李开复亲自牵头,与龙头企业共同制定企业顶层AI战略,并交付贴合企业业务需求的大模型解决方案。
除了零一万物外,百度也在智能体领域持续发力。今年4月下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布了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App等产品,覆盖了知识解析、旅游规划、学习办公等多个场景中的任务类型。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智能体领域,如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阿里的WebSailor网络智能体,以及特斯拉创始人Elon Musk发布的Grok 4等。
尽管智能体在B端的应用落地需要时间,不会像C端应用那样迅速破圈,但李彦宏对智能体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智能体是他最看好的AI原生应用发展方向,其潜力堪比PC时代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