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消息人士向《连线》杂志透露,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OpenAI计划在7月28日重启融资进程,以期完成早前宣布的400亿美元庞大融资目标。此番资金募集将由日本投资巨擘软银集团主导,目标锁定在剩余的300亿美元。
回顾今年早些时候,OpenAI已成功筹集了首轮的100亿美元,其中软银慷慨解囊75亿美元,其余部分则由其他投资者联盟共同承担。此番300亿美元的注资(软银出资225亿美元,其余75亿美元来自其他投资者)将使OpenAI的整体估值跃升至3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无疑将使其成为史上估值最高的私营初创公司行列中的一员。
自2015年创立以来,OpenAI的资金版图持续扩张,累计融资额已达到惊人的639.2亿美元。其背后的投资者阵容豪华,涵盖了微软、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红杉资本、Founders Fund、Thrive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英伟达以及Reid Hoffman等业界重量级企业和个人。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关系尤为引人注目,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大规模的云计算资源,而后者则回馈以独家使用其核心模型的权益。
在融资之外,OpenAI还与软银等公司携手推进一项名为“星际之门”的庞大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预计四年内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该项目旨在全美范围内构建起10吉瓦的全新计算能力,尽管双方在合作细节上存在分歧,但软银与OpenAI仍联合声明强调,“星际之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先进发展并广泛惠及社会。
然而,OpenAI的公司结构一直饱受外界争议,甚至引发了其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强烈不满。马斯克在2018年离开董事会后,OpenAI设立了营利性部门以便利融资。去年,马斯克对OpenAI提起诉讼,指责其背离了“造福人类”的初衷,转而追求微软的利润最大化。
面对这些争议,OpenAI在今年5月提出了全新的公司架构方案:保留非营利组织对OpenAI的控制权,并将其现有的营利性子公司转变为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新的非营利组织将持有PBC的股份,而PBC则需在考虑股东回报的同时,开展具有明确公共利益的项目。软银对OpenAI的投资也与此新架构能否获得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明年初的批准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