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续航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小李的一次出游经历成为了热议话题,他驾驶的新势力纯电车在表显续航500公里的情况下,以130km/h的速度巡航,结果仅行驶了260公里电量就接近耗尽,险些遭遇抛锚困境。
这一案例并非孤例,众多电动汽车车主反映,在高速公路上以130km/h的速度行驶时,电量消耗速度惊人,堪称“跳水式”下降。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电机效率在高速状态下明显下降,尤其是在超过100km/h后,效率下滑尤为显著;二是高速巡航时几乎无需踩刹车,导致能量回收系统失效,无法像市区拥堵路段那样通过频繁制动回收能量。
不同车型在高速电耗表现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流线型轿车的风阻系数较低,约为0.25,高速电耗增幅相对较小,约在20%-30%之间;而SUV车型由于车身方正,风阻系数常达0.35以上,电耗增幅可能高达30%-50%。一位Model 3车主的实际测试显示,当巡航速度从80km/h提高到120km/h时,电耗增加了28%,若进一步提速至130km/h,电耗还将飙升15%。
面对高速电耗的挑战,部分高端车型已经通过技术革新寻求突破。它们通过优化电池组,提升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同时升级电控系统,实现电能的精准分配,从而将高速电耗增幅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大约在20%左右。某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在130km/h速度下的实测电耗比同级车低1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技术革新的成效。
然而,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续航表现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车企在广告宣传中强调的“超长续航”往往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测得,而实际在高速公路上以较高速度行驶时,续航表现往往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电动汽车车主而言,了解这一现实情况,合理规划行程,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