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城市的经济版图。作为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城市,成都的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并持续向新的高峰迈进,致力于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璀璨明珠。
近日,备受瞩目的《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第四季,将镜头对准了位于成都成华区的机器人产业园。7月23日,节目在该园区内的联东U谷进行了紧张而精彩的录制,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邀请了四位该领域的杰出工匠,他们带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能挑战。
成都机器人产业园,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已吸引了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入驻,上下游关联企业更是多达78家,成功落地了2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从工业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乃至人形机器人,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集聚的发展格局,向着“中国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节目录制现场,来自圭目机器人的清华博士桂仲成,操控着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名为《步步惊心》的挑战。他需要机器人扫描一条模拟道路,准确发现道路下的隐患,并指导“匠心检验官”安全通过。这一挑战不仅展示了机器人在重大基础设施检修领域的深度应用,也考验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融合能力。
紧接着,成都卡诺普机器人的学科带头人杨海斌和图像算法工程师李勤,带来了《一锤定音》的挑战。他们通过复杂的编程,让两吨重的机械手臂自主识别旋转圆桌上的酒杯,并精准砸碎指定颜色的酒杯。每一次抡锤都扣人心弦,精准操控的难度令人叹为观止。
四川千里倍益康的董事长张文,则带来了《千“灸”百炼》的挑战。他研发的艾灸机器人,根据四位体型各异的体验者的需求,进行定制理疗。节目组特意设置了干扰信息,如后背有花纹、涂满反光颜料等,考验艾灸机器人的穴位定位能力。艾灸机器人在复杂的干扰下,依然准确找到了穴位,展现了其卓越的性能。
而四川熊喵科技的研发工程师赵婷,带来的《“味”来可期》挑战,则充满了烟火气。她操作三台不同型号的熊喵大师智能炒菜机器人,与三名厨师进行PK。每一轮比赛都紧张刺激,智能炒菜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川菜的制作。随后,7名美食达人参与试吃赏味,从两道相同菜品中选出更喜欢的一道。智能炒菜机器人的表现令人惊艳,赢得了美食达人们的一致好评。
自2022年起,《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已连续举办三季,成为展示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第四季节目开启了“园来这么匠——以工匠精神助力‘立园满园’”发展赋能计划,走进产业园区、深入车间一线,让工匠精神深深扎根于产业沃土之中,为成都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些工匠们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现了他们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卓越才华,也激励着更多人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