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辛顿警示:AI治理迫在眉睫,共筑防线以防“智能反噬”

时间:2025-07-26 15:53:50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盛大开幕式中,杰弗里·辛顿,这位被誉为“AI教父”的传奇人物,就“数字智能与生物智能的未来交织”这一主题发表了深刻演讲。辛顿,既是图灵奖得主,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耀持有者,他的演讲引发了全球对AI治理技术合作的广泛讨论。

辛顿自1985年起便投身于语言模型的研究,见证了这一领域从萌芽到繁荣的全过程。他提出,大语言模型理解语言的方式,实质上是为句子中的词汇分配相互协调的向量,这一机制与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辛顿还指出,无论是大语言模型还是人类,在面对复杂信息时都可能出现理解偏差或幻觉。

进一步地,辛顿强调了大语言模型相较于人类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其强大的知识迁移能力。他比喻说,计算机科学的软件知识如同不灭的灵魂,即便硬件遭遇毁灭,软件也能在新生中重生。数字智能虽然耗能巨大,但得益于“知识蒸馏”等技术,能够轻松实现知识的跨硬件共享,而生物智能的知识传递则显得相对困难。

演讲中,辛顿特别提到了当前备受瞩目的AI智能体,认为它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智慧。当AI智能体具备足够的知识复制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时,可能会追求两个目标:永生与更多的控制权。这无疑对人类构成了潜在威胁。

“想象一下,将一只小老虎当作宠物抚养,幼虎固然可爱,但我们必须警惕它成长后的野性。”辛顿用这一生动的比喻,警示人们对待AI智能体时需谨慎。

在谈及AI治理的未来时,辛顿表示,AI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几乎能够帮助所有行业提升效率。人类无法回避或消除AI,因此,寻找训练AI以避免其危害人类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辛顿也指出了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由于各国在AI使用上的利益差异,很难在防御AI危险方面达成共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实际的解决方案:各国应独立研发AI防御技术。一旦某个国家发现了有效的防御方法,出于共同安全的考虑,其他国家也会更愿意分享和合作。

演讲接近尾声时,辛顿呼吁建立一个由各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与国内研究网络构成的国际社群,共同应对AI带来的挑战。“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人类生存的根本议题。”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