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联网社交与娱乐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各大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少年沉迷虚拟世界、用户间的恶意交流、骚扰乃至诈骗行为频发,这些问题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国际非营利组织“全球见证”的专项调查,将焦点对准了环保人士在社交媒体上遭遇的网络暴力。调查结果显示,Facebook的网络环境在全球主流社交媒体中显得尤为“恶劣”。
该组织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对六大洲超过200名土地环保倡导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惊人地发现,92%的受访者曾在网上遭遇辱骂或骚扰,63%的人因此担忧自身安全,45%的人工作效率大幅下降。这些骚扰行为包括死亡威胁、侮辱性言论以及恶意造谣传谣,75%的受害者认为,网络骚扰直接威胁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安全。
当被问及网络暴力最为猖獗的平台时,受访者普遍提到了meta旗下的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其中,82%的人表示他们至少在这三个平台之一上遭受过网络暴力。具体来看,Facebook以62%的比例高居榜首,其次是WhatsApp(36%)和Instagram(26%),而原Twitter平台则以37%的比例位列其后。
面对如此严峻的网络暴力现象,维权者们纷纷呼吁社交平台切实履行其监管职责,保障用户隐私与安全。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向平台举报辱骂和骚扰行为后,仅有12%的人对平台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高达91%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平台应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保障他们及其社区的安全。
来自德国的Jörg分享了他的遭遇:“他们不仅威胁要殴打我、杀死我,还发送匿名消息恐吓我,比如‘下次我再在路上看到你,就用我的车撞死你’。”丹麦的Fanø同样深受其害:“他们扬言‘如果我在那里,就会开车撞死你’或‘这就是我带了猎枪的原因’。我向Facebook举报后,却只得到他们会调查的回复,但似乎毫无进展。”
此次调查还揭示了网络暴力对维权者造成的深远影响。近四分之一的维权者因性别遭受攻击,近五分之一的人因性别认同受到攻击。35%的在线受侵害受访者表示曾因活动遭遇线下人身威胁,30%的人甚至因活动实际遭受侵害。近三分之二的在线受侵害捍卫者认为,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全球见证”联合多方倡议者,共同呼吁meta等科技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定期评估系统有效性,并改革算法推荐逻辑,以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网络暴力的严峻现实,更为社交平台敲响了警钟,提醒它们必须承担起保护用户安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