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的等待,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动SUV——i8,终于正式亮相。这款车型原本计划在去年下半年发布,但由于需要对技术平台进行升级,特别是与MEGA车型相关的技术调整,理想决定将i8回炉重造,直至MEGA改款后才得以发布。
在发布会前夕,理想透露i8的预计售价为35-40万元。编辑部内部对此进行了猜测,多数人认为其起售价可能在33万元左右,即比增程式L8高出约一两万元,这符合理想一贯的定价策略。然而,只有一位同事大胆预测,理想可能会将i8的价格定得与L8相同。令人惊讶的是,这一预测最终成为了现实。
理想i8共推出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和36.98万元。其中,Pro和Max版的价格与L8相同,而Ultra版甚至比L8的高配版本还便宜了一万元。这三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舒适性配置,如冰箱、后排娱乐屏和扬声器等。续航方面,Pro版搭载90.1度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70公里;而Max和Ultra版则配备97.8度电池,CLTC续航里程达到720公里。
从价格角度来看,i8的定价相对合理。然而,根据我之前的试驾体验,i8的整体表现与我的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首先,从外观设计上看,i8与MEGA系列一脉相承,车头部分极具辨识度。不过,尾部的设计在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修改后,显得有些平庸。尽管如此,i8的车顶线条在达到最高点后迅速下滑,形成水滴状造型,这一设计依然非常独特。
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i8的风阻系数仅为0.218Cd,这一数值非常惊人。要知道,一般SUV的风阻系数都在0.25Cd以上,而i8的风阻系数甚至与轿车Model 3相当。为了优化风阻,i8在前挡和A柱之间的缝隙仅设计为4mm,比一般车都要窄,从而减少了此处的湍流。理想工程师表示,这一设计提升了3个count的风阻性能。
然而,这种造型的代价是没有前备厢。在当前许多车型都在前备厢上玩出新花样的时候,i8的这一设计显得有些不足。关于i8到底应该归类为SUV还是MPV,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发布会上,理想表示这款车既是轿车又是SUV还是MPV,主打一个混沌形态。实际上,i8的车身高度并不算高,标配空气悬架,在标准模式下离地间隙为156mm,低于Model Y的167mm。即使将其调至较高模式,离地间隙也仅为176mm,与理想L9的标准高度相同。
这样的设计使得i8的地台较低,上车更为方便,对小朋友和老人更为友好。不过,由于空气悬架可高可低,因此纠结于i8的形态并无必要。理想也表示,这是一款小MEGA,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跨界产品。毕竟,这款车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家用市场,对于喜欢越野的用户来说,可能更适合选择更硬核的车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i8的内饰。与外观的独特性相比,i8的内饰则显得相对保守,采用了理想家族式的套娃风格。不过,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例如,方向盘前方增加了一个主驾专用音响,这是为了替代原来的头枕音响。理想认为,头枕音响在播放声音时,主驾可能听不清乘客的说话内容。然而,在实际体验中,这个音响只是一个独立的扬声器,没有指向性,且距离司机耳朵较远。如果车内有其他声音干扰,司机需要提高音量才能听清,这反而可能会干扰到乘客。因此,我认为这个设计并不如头枕音响实用。
在门板设计方面,i8相比其他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扶手前端延伸至底部,加上多层材质的分块设计,使得整体质感有所提升。理想一向对实体开关的使用比较克制,但在i8上,前排空调出风口从手动调节改为了自动调节。现在,用户只能通过车机系统来控制出风口的风向和风速,提供了对人吹、避人吹以及扫风等多种模式。然而,在试驾过程中,我发现语音控制系统存在bug。当我尝试通过语音指令调整出风口模式时,系统虽然回应了“好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执行操作。这一重要的升级项在软件上出现了瑕疵,这在理想的车上实属罕见。
在后排设计方面,i8的座椅表现出色,无论是承托性、包裹性还是柔软度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有几个细节让我感到不太满意。例如,二排右侧的零重力座椅没有提供实体按键,只能通过呼叫理想同学来实现调节,不够方便。在使用零重力座椅时,脚部很容易踢到前排座椅靠背。即使是身高175cm的我,也需要稍微收脚才能避免碰撞。
作为一款车长超过5米的六座车型,i8的另一个主打点是空间表现。在第三排座椅上,i8的空间表现还算宽敞,无论是腿部还是头部空间都足够充裕。然而,其后备厢空间并不算大,且底部掏空的部分也不多。如果满载六人出行,可能无法容纳所有人的行李。因此,在长途出行时,将第三排的一个座椅放倒用来放行李,会是一个更为舒适的选择。
在驾驶体验方面,虽然理想在发布会上宣称i8的驾驶性能不输宝马i7,并且在我试驾时还提供了i7进行对比,但两款车的风格差异依然明显。理想车型的核心始终是家用,i8也不例外。其悬架调校主要偏向舒适性,并不像i7那样注重操控性能。不过,i8的底盘质感还是不错的,在标准模式下能够很好地化解细碎的低频震动。与之前的L系车型相比,i8的“船感”减轻了许多,这可能与其低重心设计有关。
在试驾过程中,我还发现i8有两个令人愉悦的亮点:一是前向视野开阔,没有车头的遮挡;二是风噪控制出色,在车速达到100km/h时,A柱处才开始出现明显的风噪。这两点都证明了i8确实是一款小MEGA。
除了介绍i8的车型特点外,理想在发布会上还更多地谈论了其VLA智驾大模型以及理想同学AI能力的进化。这与李想本人前段时间大谈AI的趋势相呼应。在我看来,理想可能认为在家用SUV市场,自己已经接近天花板,需要为车型注入一些过去没有的能力,才能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这套能力将应用于理想全系车型(只要硬件支持)。然而,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枯燥,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乏味。
除了AI技术外,充电站也是理想试图在“车”这个产品以外拓展品牌价值的重要领域。自去年纯电旗舰MEGA失利以来,理想一直在加速建设充电站。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已经铺设了超过3000座超充站,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了特斯拉多年积累的总和。李想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充电站才是i8最有竞争力的配置。
回顾理想的发展历程,他们凭借L系车型在增程式大SUV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冰箱、彩电等创新配置都是理想率先引入的。在那个时候,理想的车型在同级市场中几乎没有竞品。然而,在纯电市场,理想是一个后来者。i8这款产品与竞品相比,很难说具有L系当年那么强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内部空间方面,甚至可以说i8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