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歌尔微二度冲击IPO,大客户依赖与业绩增长持续性成考验

时间:2025-08-01 17:41:46来源:市值Observation编辑:快讯团队

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中国MEMS传感器行业的佼佼者歌尔微,近期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目标直指资本市场的新舞台。这家头顶“中国第一MEMS传感器企业”光环的公司,作为果链巨头歌尔股份的子公司,其上市之路备受瞩目。

歌尔微的上市征程并非一帆风顺。自2020年首次筹划上市以来,至今已近五年时间,期间更是一度在2024年放弃了A股创业板的上市计划。此番转战港交所,歌尔微显然加快了步伐,试图在新的市场中寻求突破。

回顾歌尔微的成长历程,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作为歌尔股份的一个业务部门,专注于MEMS研发。直至2017年,歌尔微正式成立,标志着其独立发展之路的开启。2019年,随着A股分拆上市新规的落地,歌尔股份顺势将歌尔微进行分拆,将所有MEMS微电子相关业务划入歌尔微,为其日后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同为MEMS传感器行业的敏芯股份,仅用近十个月时间便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MEMS芯片第一股”,这无疑为歌尔微的上市之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激励。

然而,歌尔微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2022年,苹果砍单事件对歌尔微的业绩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主要涉及声学传感器业务。据招股书显示,这一事件导致歌尔微声学传感器收入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整体营业收入。在此背景下,歌尔微于2024年5月宣布终止A股上市计划,直至2025年1月才转战港交所重启IPO。

尽管遭遇挫折,但歌尔微的业绩在近年来逐渐回暖。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歌尔微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然而,业绩复苏的背后,歌尔微的盈利指标并不尽如人意。以毛利率为例,歌尔微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这主要得益于其声学传感器出货量和营收占比较高,但声学传感器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歌尔微还面临着大客户依赖和供应商绑定的问题。招股书显示,近年来歌尔微来自苹果的销售收入占比持续走高,同时前五大客户收入的集中度也颇高,存在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在供应商方面,歌尔微的传感器所用芯片主要采购自英飞凌,采购金额占比逐年上升,导致成本相对较高。

在全球MEMS传感器行业中,歌尔微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整体竞争格局依然激烈。面对楼氏电子、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强劲对手的竞争,歌尔微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在中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在声学传感器领域,来自瑞声科技和敏芯股份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

在当前产业格局下,歌尔微选择港股上市,无疑是为了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然而,大客户依赖和供应商绑定问题依然是歌尔微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即便成功上市,如何摆脱依赖,实现业务多元化和供应链自主可控,将是歌尔微未来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更多热门内容